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head.htm
返回首页

宁德时代现有产能多少?

174 2025-01-14 02:59 赋能高科

一、宁德时代现有产能多少?

年产能规模合计将达到260GWh到280GWh。

宁德时代方面称,目前其产能无法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其已建成投产的锂离子电池产线在完成产能爬坡并稳定运行后,设计年产能规模合计将达到260GWh到280GWh。自发布本次发行方案以来,宁德时代相继公告了宜春生产基地、贵州贵安新区生产基地、厦门生产基地、宜宾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项目等电池产能专项建设基地项目,上述电池产能专项建设基地项目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655亿元,假设按照3亿元/GWh左右的投资强度测算,对应的产能约为218GWh;同时,本次募投项目将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约为135GWh;上述合计新增产能约为353GWh,按照当前产能供给的280GWh测算,产能增幅为126.07%。

而从产能需求来看,宁德时代预计在2025年之前电池产能达到670GWh以上;从未来的产能需求和公司现有产能情况来看,公司2025年产能缺口不低于390GWh。据悉,2021年宁德时代锂离子电池产能为170.39GWh,其生产量及销售量分别为162.3GWh和133.41GWh。

此外,宁德时代方面透露正在研究下一代CTC技术,在电芯和底盘集成基础上,再集成电机、电控等汽车组件,旨在进一步降低电池制造成本,提升新能源车续航里程;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方面表示,除了提前布局电池上游产业链,以保障供应链稳定外,也需要研发布局成本更低的新型电池技术。

二、未来新能源会取代现有汽车吗?

可能会的。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未来能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但短期内是不可能的,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是电池的续航以及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尤其是受天气的影响,比如寒冷的冰雪天,电池的耗电会增加。还有电池若是遇到了水,那么会损坏,严重还有可能自燃。

三、新能源汽车产能受限的原因是什么?

受限的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1、三电技术更新快,动力电池供供应吃紧

相对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型最核心的零部件就是三电系统,尤其是动力电池技术。目前国内主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也就那么几家:宁德时代、比克、骆驼、比亚迪等,这些电池厂家受限于动力电池产能,也会根据订单按需进行分配,尤其是前几年,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基本上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2、受制于国家补贴的技术要求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中,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技术门槛每年都在提高。同时,由于三电技术更新太快,新能源厂家也不敢贸然就上产能,

3、代工生产,受制于原厂的产能规划

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是采用代工生产的模式,生产线都是人家的,自己可掌握的空间并不大,再加上,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搭建还不够完善,采购量也不会很大,导致很多优质供应商的供货优先级并不会放很高。

四、企业产能过剩的主要表现有?

第一,人浮于事,都在等着事干,或者很多停工待料现象。

第二,市场订单无法饱和

第三,以上两种情况在同行业中存在普遍现象而非个别。

第四,市场出现新技术、新产品,能够取代现有多种产品的功能,比如:以前有大量的工厂专门生产摄像机、MP3、手机,但后来出现了智能手机,把摄像、收音、电话等功能全部合在一起,这样之前的照像机、MP3等就逐渐退出市场,那些企业生产的东西就没人要了。

五、国内现有新能源汽车哪个品牌比较好?

现在的比亚迪毫无疑问占据了榜首,9月份乘用车销售超20万台,现阶段看起来无论是销量还是接下来的发展都会是如火如荼。

只要产能起来,没有出现大批量的质量问题,比亚迪接下来每个月的销量还能稳步增长。毕竟比亚迪手头还积压着大几十万的订单,现在限制它每个月超30万辆的目标不是销售而是产能的限制。

想到4年前,我还在一家合资电池公司做供应链经理,有些同事是从比亚迪跳过来的。托熟人内部介绍,在2018年,我跑去参观了比亚迪在西宁新建的动力电池工厂。

那次比亚迪电池工厂大部分地区依旧在施工,地面都没整平,还在铺设管路,但核心的车间已经开始加班组装电芯了。

洁白无尘的组装工作间,穿防护服进去,站在洁净的工作间内,看向窗外一片泥泞,黄色工作帽攒动,工程车满布的施工现场,两者对比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实际我对比亚迪的早期印象并不太好。

最早一次看到比亚迪的时候,大概是十二三年前,当时公司里面有人买了一辆BYD的微型车,应该是F0。

这辆车是前台的小姐姐买的,恰巧那个前台小姐姐长得漂亮还是个有故事的人,风传挖了某位公司主管的墙脚,当了小三后转了正。

所以,公司的八卦爱好者们对车和那位漂亮小姐姐进行了绑定,有些难听的风言风语出来。而当时比亚迪的名声极差,谐音某句骂人的话。当时,公司里面其实哟很多同事对比亚迪的便宜车型心动,但除了那个前台小姐姐外,其他的人都没买比亚迪,而那个小姐姐后来也跳槽离职了。再后来四五年,公司再没有看到过比亚迪。有的同事买了力帆,买了海马,不止一次有同事很惋惜地说,要是BYD换个缩写,他一定会买,就是这个名字害了比亚迪……

而那个时候,比亚迪继续在F3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版本和车型,包括G3、F3R,F3E纯电版本,硬顶敞篷轿跑版本S8,中高级轿车F6,想在中高端的车型发力,但这些新推的车型叫好不叫座,销量一直平平。

直到2011年推出的S6,S7,高性价比的SUV,看起来外观大气,内饰也不错,10万的车配置堪比20万的合资SUV,重新让比亚迪的销量攀上了新高。

还记得那个时候,BYD的商标被热议,有很多热心网友帮助BYD重新设计了商标和标语,也不知道那句Build Your Dream ,那个金色商标是什么时候,是谁设计的,一致获得了网友的好评。

我有个同事当时有10万的预算,想买个合资车。我说国产车也不错,可以去看下BYD的S6。下班的时候因为顺路,我们就一起半路下车,去了路边的一家比亚迪的4S店。

进了店后,她觉得车的外观还蛮满意的,但是4S店的人对我们不太在意的样子,我们在那里看车,左顾右看到处走动,却没有一个销售过来。

后来,我拉住了一个经过的销售,问有优惠吗?

销售笑眯眯地说,不会有优惠了,今年都没有优惠了,车都供不应求,不加价就好了。

我愣了下,要加价?

销售说,是啊,至少加5000块,还得等几个月才有现车,如果加得多,提车会快点。

那销售气场十分强大,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让囊中羞涩的同事拉着我落荒而逃。

而2011年推出S6/S7车型的比亚迪虽然风光,然而推出来的中等价位的旗舰车型i6又陷入了销售低迷,远赶不上同期的其他国产品牌。

记得那几年比亚迪只要推出价格高一些的车型就卖不好,哪怕配置给的十足。真的是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消费者对超过20万比亚迪的车压根都不买账。

加之2012年5月份,比亚迪新推出来的E6电动车在深圳做出租车,用的还是磷酸铁锂电池,被一辆红色跑车以10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后,比亚迪E6电动车起火爆燃,事故造成了司机和两名乘客当场死亡。

比亚迪的电动车事业在当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市值一度蒸发了接近60亿元,而那个事件也造成了社会对电池安全的大讨论,也使得国内纯电车的发展严重受挫。

深圳事件,也许就是比亚迪开始在2013年推出王朝系列插电混动的一个推动力。

2013年12月,比亚迪正式上市了第一款以中国历史朝代而命名的插电混动轿车——秦。

随后,秦的热销,比亚迪推出了比亚迪-宋、比亚迪-唐、比亚迪-元、比亚迪-汉等车型,并按照名字推出来不同的,如PRO,PLUS,DM-i,纯电版本。

利用王朝的新鲜命名来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尤其是王朝的命名在国内经济崛起,国外制裁,国内爱国情绪高涨的这几年,恰好迎合了国内主流的文化因素,甚至各大平台都流传着比亚迪的喷子传说,只要你敢说比亚迪的坏话就是不爱国……

最近十年,默默拿着国家高额补助的比亚迪不断推出新车型,完善自己的刀片电池和Dm-i技术,终于最近几年在中等价位,在15-25万的区间慢慢立住了自己的品牌力。

但2020年疫情的到来,使得比亚迪的新能源之路并不顺利,2020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汽车42.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8.9万辆,同比下降了18%。

而关键,2020年中国整体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却上涨了10%,其他车企的新能源车型开始抢占着国内市场,纷纷往前突飞猛进,而比亚迪却挂上了倒挡,以至于国内众多媒体开始叫衰比亚迪的新能源之路。

但2021年到现在,比亚迪可谓是鲤鱼逆流跳龙门,关键技术在手(芯片)+不停推出新车型(王朝+海洋)扩大市场,按照这个趋势,只要比亚迪不出大的批量性的质量召回,真的接下来的一年会出现一个国产车的奇迹,年销量登顶全国第一,全球新能源第一。

希望接下来,比亚迪在大幅扩张的时候,注意下员工的福利和培训,抓住人才和产品质量,同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上有所改善,稳妥度过这个增长期了。

(图片来源网络。)

六、新能源电池产能是否过剩?

目前,新能源电池产能还不清楚是否过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新能源电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新能源电池产能与需求量非常接近,如果电池产能继续增加,可能会出现过剩现象。

七、汽车产能何时恢复?

关于汽车产能何时恢复的问题,其实,老实来说吧,对于汽车产能何时恢复的话题,我们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和大家共同探讨探讨的。

首先来说吧,对于汽车产能不足的问题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原因是汽车芯片由短缺到奇缺。

各大汽车生产厂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于何时恢复产能,只有到汽车芯片供应常态化才能正常的。

八、经济结构失衡产能过剩表现有哪些?

正是因为当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准确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所以不少研究者对产能过剩的提法提出质疑。有学者提出了合理的产能过剩概念,但什么是合理的产能过剩标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有学者提出,行业产能过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也有人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所谓的三个标准与产能过剩有关系,但绝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产业利润下降绝不是产能过剩这一个因素造成的,价格竞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水平上涨都会造成行业利润下降,而且比产能过剩对利润下降的影响来得更直接。导致行业整体效益下降有诸多因素,在产能过剩程度还没有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产业利润下降是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结果。

因此,产能过剩并不是构成企业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因素。行业供给超过行业需求是企业适应竞争的需要,在市场增长率回落的时候,企业会进行产能储备以应对市场可能再次出现的"井喷 "。

中国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判定行业严重过剩给出了六项指标:

一是产品库存持续急剧上升,销售呈现停滞状态;

二是产销率大幅下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三是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长期处于成本线以下;

四是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损,企业被迫举债经营;

五是一批企业相继倒闭或破产;

六是进口严重受阻,出口不计成本,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

他认为,如果以上六项指标在相对较长时间同时存在,就说明产品已经出现严重过剩。与前一种判断所不同的是,戚向东所指的是严重过剩时的状况,因此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

九、新能源产能过剩为何还扩张?

    新能源产能过剩还扩张的原因如下:

    新能源车企建厂,需要扩大产能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获得地方政府一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让自己活下来,这个意义更大。”新能源车企建厂,虽然也需要花钱,但都是小钱,当地政府给的资金的扶持,包括后面税收的政策,完全可以覆盖建厂的成本。

    除了资金的支持,土地、贷款、政府采购等政策条件,是新能源车企另一项重大选择理由。地方政府对于建厂车企,会在土地、贷款、税收上也会给一些优惠,因为新能源车企盈利能力弱,所以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他们非常看重。

十、长城汽车产能分布

1、保定长城汽车工业园2、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生产基地3、哈佛徐水工厂4、长城汽车重庆永川生产基地5、WEY专属生产基地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