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1、最大摄氧量研究。
2、对氧债学说再而三认识。
3、关于个体酸阈研究。
4、关于运动疲劳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影响。
7、关于肌纤维类型研究。
8、运动对心脏能影响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各种科学的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
二、目前混凝土研究的热点是什么?
首先,在一个科研团队里PI,也就是你的老师,应该是最了解科研前线动态的。我很难理解一个老师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学生去寻找科研热点,当然,如果他给你一些关键词,让你查找学习文献是另一回事。
因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基本比较重要的混凝土领域的科研期刊,像CCR(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CC(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CBM(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我都会时不时去浏览一下。我简单说一下我从这些期刊里获取的信息:
低碳
在传统工业中(比如机械,土木),工业产品的第一功能属性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附件新的具有市场前景的功能往往需要基础科学领域有重大的突破。就混凝土制品来说,最近几十年当中这样的突破是几乎没有的。所以低碳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水泥的生产大概占全世界碳排放的8-10%,对于单个工业产品说,是很大的一块。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相关的科研经费也很多,他们的研究也基本引领全世界。
但是怎么实现低碳混凝土,就很多说法了。大概可以总结成以下两种方式吧:
1. 完全水泥替代品:粉煤灰,矿渣代替水泥的研究已经很多了,成熟的工业制品也到处都是,已经算不上科研热点了。但是这些工业废料不能完全替代水泥。最近研究比较多得完全水泥代替品是活性氧化镁(Reactive MgO),在遇水以后变成氢氧化镁(Mg(OH)2),然后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碳化成有强度的碳酸镁(MgCO3)。因为活性氧化镁的生产大概需要800度的烧结,远远低于水泥的生产,而且在硬化过程中自己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有很好的减碳效应。除此以外,如果用高碱性的溶液来水化(其实这个词不太准确)粉煤灰矿渣,在50-70度的温度中养护,硬化以后的材料也会有很好的强度。这种材料叫Geopolymer,完全不用水泥。最近,焚烧垃圾也被用来研究看能不能代替水泥,好像进展还挺快的。
关于reactive MgO可以看看这个Unluer C, Al-Tabbaa A. Impact of hydrated magnesium carbonate additives on the carbonation of reactive MgO cements[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13, 54: 87-97.关于geopolymer可以看看这个Duxson P, Fernández-Jiménez A, Provis J L, et al. Geopolymer technology: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7, 42(9): 2917-2933.关于焚烧垃圾的研究可以看看这个Song Y, Li B, Yang E H,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on utiliz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bottom ash as aerating ag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5, 56: 51-58.
2.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如果能用的久一点,结构维修和重修中的混凝土就能省下不少。但是耐久性是一个相对笼统的词,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导致结构失效的机理各不相同。比如公路,疲劳荷载和温度效应是裂缝扩展的主要原因;比如海堤,氯离子对混凝土内钢筋的腐蚀是主要原因。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良好的结构设计来缓解,但是材料本身的性能也很重要。就拿钢筋腐蚀来说吧,过去的研究都集中在怎么降低海水在混凝土基体的迁移速度,但后来发现其实一旦有了裂缝,混凝土基体再密实都没有用,所以现在大家很关心裂缝的控制,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研究分支就是能自愈合的混凝土。
其实只要有雨水,水泥制品本来就有自愈合的能力:基体中Ca2+离子被水溶解带到裂缝处,然后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碳化形成碳酸钙(CaCO3)修补裂缝。但是,普通混凝土中的裂缝都太宽了,其中的PH值不适合生成碳酸钙。所以最近很多人在研究怎么用纤维来控制裂缝宽度。当然,像能生成碳酸钙的细菌,能遇空气硬化的化工制品,也都被放到混凝土里,以增加自愈合的效果。
关于自愈合混凝土可以看看这个Li V C, Herbert E. Robust self-healing concrete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 2012, 10(6): 207-218.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温度,湿度,离子浓度,荷载还有其他很多原因的耦合作用是很难量化的。其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点,但不是每一个点都能立竿见影带来减碳效果的。
新功能
现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忘混凝土里添加新功能,就是所谓的Smart Concrete. 我所知道的又以下几条
1. 自清洁(Self-cleaning): 在混凝土中加入二氧化钛,能吸收汽车尾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2. 自监测(Self-sensing):在混凝土中加入导电的纤维,通过测量电阻率的变化,能够了解裂缝的扩展情况3. 温度自测(Self thermo-sensing):利用混凝土本身的塞贝克效应,来自测混凝土的温差相关文献直接搜关键词+concrete都应该能找到的就不列了。
以上讲的都是比较中游的研究,就是怎么利用材料工程和物理化学知识来研发新的混凝土。比较上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泥化学上,当然新加入的成分的化学物理属性也会有人研究;比较下游的就是解决利用新研发混凝土解决实际结构中的问题,比如说冲击荷载啊,工作性啊等等等等。这些领域不是我的专长,不太有发言权。
三、什么是史学研究热点?
“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自2017年开始评选和发布,是澳科大社文所历史学学科建设、博士生学术训练的基础工作和持续研究成果,其目的是客观记录和梳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势,提高历史学的社会关注度,传播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观察和评选范围包括年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50余位著名历史学家以及海峡两岸暨港澳主要历史学期刊主编的支持和参与下,通过学界推荐、文献分析、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选择等程序而评定,相关热点介绍和专家点评在澳门大学《南国学术》刊登。2017年以来,“中国历史学研究十大热点”得到中外历史学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相关科研及教学机构项目指南、历史教学的重要参考。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医学研究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手术环境,为医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手术体验。医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指导医学手术所涉及的各种过程,包括手术计划制定、手术排练演习、手术教学、手术技能训练、术中引导手术、术后康复等。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手术训练以及治疗的成本和风险,减少医生在训练教学中对动物和尸体的依赖,提高临床医学诊断、治疗的技能和精度,进而更快地普及高难度手术。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辅助医生进行临床研究。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治理。通过佩戴VR头盔等设备,医生能够实现从远距离对患者的观察,并远程指导手术开展和实施。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和临床研究手段。
五、什么农业是目前农业项目的热点?
观光修闲农业是目前农业项目热点。
六、目前,适合做虚拟现实的软件有哪些?
论成品效果,Quest 3D最好,尤其是在光影表现方面做的最好。看看老外用这个做的一些CG电影级别的作品就知道了。
论上手程度以及速度,virtools最好,同时这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虚拟现实软件。
virtools还与游戏开发有紧密的联系。同时3DVRI、vrml也不错,相对更易上手,但成品表现效果不算很理想,与virtools和Quest 3D有不少差距
七、垃圾分类:目前最火的环保热点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环保话题的升温,垃圾分类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环保措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合理地处理垃圾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为可回收垃圾的再利用提供便利。因此,垃圾分类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火的环保热点之一。
垃圾分类图片画报:生动形象地展示垃圾分类
为了更好地推广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图片画报这种形式来进行宣传。垃圾分类图片画报以其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复杂的垃圾分类知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大众。通过配以图示和文字说明,画报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垃圾分类的原则和技巧,引导大家正确分类,进而改变人们的垃圾处理习惯。
画报的设计和内容
垃圾分类图片画报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达能力是影响画报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画报需要有清晰的布局、简洁的视觉元素和易于理解的文字说明。通过抓住人们的眼球,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关于垃圾分类的核心信息。同时,画报中的内容应该包括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准则、分类技巧和分类效益等方面,以全面传递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画报的宣传效果和影响
使用垃圾分类图片画报作为宣传工具有着广泛的宣传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首先,画报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关注。其次,画报可以加深大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更多人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最后,画报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宣传声势,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实施。
结语
垃圾分类图片画报以其生动形象的方式,成为宣传垃圾分类的有力工具。通过画报的设计和内容,可以提高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并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施中。相信通过垃圾分类图片画报的宣传,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八、增强式虚拟现实系统适合虚拟现实研究的初学者吗?
不适合初学者。初学者来说的话,VR已经足够了。如果增强虚拟现实的话,只是玩家可以研究的,太不现实了。
九、目前光催化研究的方向?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方向
1)水污染治理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污染是其中重中之重。相比传统水污染治理方法,光催化法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除了常见的各种染料,如亚甲基蓝 (MB)、罗丹明 B (RhB)、甲基橙 (MO) 等,其他无色的污染物,比如苯酚、双酚 A(BPA),或者各种抗生素农药等都可以降解掉。此外,光催化还可以将水体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如 Cr6+、Pt4+、Au3+ 等还原为低价离子,减弱其毒性。
2)水分解
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燃烧后会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如何制造清洁可再生能源是研究热点。利用光催化将水分解为 H2 和 O2,用氢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生态环保、成本低。但目前产氢效率还比较低,距离实际工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CO2 还原
随着大气中 CO2 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越发明显,极端气候频发,如何降低大气中 CO2 含量是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光催化技术,将 CO2 还原为甲烷、甲醇、甲酸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4)空气净化
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物 (NO2,NO 等),硫氧化物(SO2,SO3 等),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苯、苯、二甲苯、乙醛、甲醛等)。目前处理空气污染常见方法为物理吸附或者借助贵金属降解,物理吸附适用面广,但只适合于浓度较高污染物;贵金属降解成本高,且条件苛刻,耗能高,效率低,只适用于有经济条件的工厂。光催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技术,成本低,适用面广,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
5)抗菌
抗菌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而有机材料抗菌性弱、耐热性差、稳定性较差等特点限制了其使用,并逐渐被无机抗菌材料取代,而负载有银、铜等金属离子的无机杀菌剂能使细胞失去活性,但细菌被杀死后,可释放出致热和有毒的组分,如内毒素。而 TiO2 等光催化剂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彻底降解有毒组分。
6)有机合成
传统有机合成经常使用到有害有毒或者危险试剂,且一些反应条件苛刻,而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具备高选择性,简单环保,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热点。目前,光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
(1)醇,胺,烯烃和烷烃的氧化或芳香族化合物羟基化反应;
(2)用亲核试剂活化、官能化 α-C-H 键以构建新的 C-C 或 C-X(X = O,N 或 S)键;
(3)将硝基苯还原成氨基苯或偶氮苯等等。
当然光催化的研究方向绝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比如自清洁、太阳能电池等等。总而言之,光催化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挑战的领域,其中一些技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话,将对人类生活带来莫大的改善。
光催化材料制备就业前景
光催化就业面很广;
可以静心搞理论研究;
可以开发新催化剂及新工艺;
可以搞生产及管理;
与化学化工沾边的所有职业均可以选择;
我国目前真正从事催化剂研究及生产的人数约五六千,大部分人到与之相关的方向就业;
今后几年,光催化材料专业的就业形势,一定会更好,催化的发展必定会更加快。
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现实意义?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VR是一 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 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 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VR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虚拟现实是借助于计算机生成逼真 的实体,“实体”是对于人的感觉(视、听、触、嗅)而言的;第二,用户可以通过人的自然 技能与这个环境交互,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动、手势等其他人体的动作;第三, 虚拟现实往往要借助于一些三维设备和传感设备来完成交互操作。近年来,VR已逐渐从实验 室的研究项目走向实际应用。目前在军事、航天、建筑设计、旅游、医疗和文化娱乐及教育 方面得到不少应用。在国内,有关VR的项目已经列入计划,VR的研究和应用正在全面展开。 “虚拟现实技术”对全球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名词,但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巨大应用价值,已为宝马、GE(通用)、Boeing(波音)、Sukhoi(苏霍伊)等全球500强中的大型工业企业广泛应用于设计、营销、培训、客户服务等诸多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 VR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Helsel与Doherty在1993年对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进行的805项VR研究项目作了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在娱乐、教育及艺术方面的应用占据主流,达21.4%,其次是军事与航空达12.7%,医学方面达6.13%,机器人方面占6.21%,商业方面占4.96%,另外在可视化计算、制造业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比重。下面简要介绍其部分应用。 (1)医学 VR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虚拟环境中,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借助于跟踪球、HMD、感觉手套,学生可以很容易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结构,这比现有的采用教科书的方式要有效得多。 Pieper及Satara等研究者在90年代初基于两个SGI工作站建立了一个虚拟外科手术训练器,用于腿部及腹部外科手术模拟。这个虚拟的环境包括虚拟的手术台与手术灯,虚拟的外科工具(如手术刀、注射器、手术钳等),虚拟的人体模型与器官等。借助于HMD及感觉手套,使用者可以对虚拟的人体模型进行手术。但该系统有待进一步改进,如需提高环境的真实感,增加网络功能,使其能同时培训多个使用者,或可在外地专家的指导下工作等。 另外,在远距离遥控外科手术,复杂手术的计划安排,手术过程的信息指导,手术后果预测及改善残疾人生恬状况,乃至新型药物的研制等方面,VR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娱乐、艺术与教育 丰富的感觉能力与3D显示环境使得VR成为理想的视频游戏工具。由于在娱乐方面对VR的真实感要求不是太高,故近些年来VR在该方面发展最为迅猛。如Chicago(芝加哥)开放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可供多人使用的VR娱乐系统,其主题是关于3025年的一场未来战争;英国开发的称为“Virtuality”的VR游戏系统,配有HMD,大大增强了真实感;1992年的一台称为“Legeal Qust”的系统由于增加了人工智能功能,使计算机具备了自学习功能,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及难度,使该系统获该年度VR产品奖。另外在家庭娱乐方面VR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前景。 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VR在未来艺术领域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应用能力也不可低估。VR所具有的临场参与感与交互能力可以将静态的艺术(如油画、雕刻等)转化为动态的,可以使观赏者更好地欣赏作者的思想艺术。另外,VR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如一个虚拟的音乐家可以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手足不便的人或远在外地的人可以在他生活的居室中去虚拟的音乐厅欣赏音乐会等等。 对艺术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样适用于教育,如在解释一些复杂的系统抽象的概念如量子物理等方面,VR是非常有力的工具,Lofin等人在1993年建立了一个“虚拟的物理实验室”,用于解释某些物理概念,如位置与速度,力量与位移等。 (3)军事与航天工业 模拟与练一直是军事与航天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为VR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自8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研究称为SIMNET的虚拟战场系统,以提供坦克协同训1练,该系统可联结200多台模拟器。另外利用VR技术,可模拟零重力环境,以代替现在非标准的水下训练宇航员的方法。 (4)管理工程 VR在管理工程方面也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如设计一新型建筑物时,可以在建筑物动工之前用VR技术显示一下;当财政发生危机时,可以帮助分析大量的股票、债券等方面的数据以寻找对策等等。 以上仅列出虚拟现实的部分应用前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观念与习惯,并将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