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head.htm
返回首页

如何解决当下的新能源里程焦虑?

175 2025-03-02 01:37 赋能高科

一、如何解决当下的新能源里程焦虑?

「里程焦虑」一直是困扰新能源汽车的一大问题,除了突破电池技术和完善配套设施外,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优化有如下几点。

1. 增程技术。新能源汽车加增程器可增加续航里程,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即发展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使用内燃机为汽车电池充电,或者直接驱动电机,以此增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解决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短的「痛点」。

2. 混动技术。即汽车驱动力采用混合动力技术,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技术,车辆的行驶可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提供,也可由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混动技术一般是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即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汽油、柴油)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技术,也可用诸如压缩天然气、丙烷和乙醇燃料等替代燃油。

长安深蓝SL03增程版,可油可电,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200km,跑遍山海无续航压力!

二、新能源汽车不能开长途?如何才能破解「里程焦虑」?

首先明确:里程焦虑其实是补能焦虑。

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开长途不能一概而论,混动我觉得开长途问题不大,无非就是没电了油耗高点呗!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环境来看,纯电动车最好不要开长途,可能会随时把你扔路上。

这种类似的事情太多了,网上也随时能看见类似的报道。

网上这种新闻报道实在太多了,不过这种情况确实普遍存在,这就是现在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开长途的尴尬处境!

重点说说纯电动车为什么不能开长途?

归根结底还是里程焦虑问题,但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补能焦虑。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纯电动车充满一次电官方续航普遍在500公里以上了,甚至已经推出了充满一次电续航1000公里以上的车型,上高速的话估计这个续航要打6折,但目前的这个续航里程已经完全够用了。

现在的问题重点不是续航里程不够,而是充电设施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平衡。

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就曾联合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基本要达到1:1,但当下3:1左右的车桩配比说明当年这个规划并未完成。

目前充电桩数量太少不能满足需求

还有,目前充电桩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中国充电联盟2021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前10个省市建设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66.7万台,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的72%,其中,前5个省市的充电桩占比又超过一半。这个数据虽然是2021年的,但很能说明问题,这个情况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改善。

充电桩地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非常严重

除了地域不均衡,充电桩在场景上的分布也不均衡。大量充电桩设置在市区,高速公路充电桩目前的保有量非常小,在全国公共充电桩总量中的占比不到2%。所以纯电动车最好不要开长途,甚至上高速都不行。新能源车车主带着一二线城市的“充电桩自由”幻觉走高速返乡,自然就陷入“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的尴尬境地。

这就是新能源车目前的充电困境:回得了家,出不了城,下不了乡。

同时,现有的很多充电桩利用率极其不平衡,出现了不少“僵尸桩”,有资源浪费情况。有媒体报道,目前上海的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大约27%为疑似“僵尸桩”(一年内没有发生任何充电行为)。充电桩,是破解新能源车“里程焦虑”,支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也正因此,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列为国家7大“新基建”之一。现实中,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常常遭遇“充电难”,为了车辆充电费尽周折,与此同时,却有一大批充电桩处于“僵尸”状态,这显然是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极大的浪费。

有大量的充电桩一直闲置,利用率太低造成资源浪费

还有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存在定位不精确的情况,照着地图导航根本无法找到充电桩,也有车主到了充电站,却遇到充电桩不匹配、充电桩被油车占用充电速度太慢、使用流程繁琐等问题,还有车主想用充电桩给车子充电,却发现充电桩根本就没通电……这些情况给新能源车主带来非常糟糕的体验。

充电桩被油车占据的情况相当普遍

充电桩行业的野蛮增长出现了很多乱象,有相当一部分运营商建设充电桩仅仅是为了获取财政补贴,前期只管大量建设充电桩,获得补贴后,就忽略了充电站充电桩的运营管理,出现很多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故障桩”。比如损坏后长期得不到维修,甚至建的充电桩只有“桩”没通“电”是个样子货。

大量充电桩损坏后长期得不到维修

各种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开长途会有问题。但纯电动车几乎不能开长途!

如何才能破解里程焦虑?就是解决好以上我提到的问题就可以了!

具体怎么做?我来支招。

加大充电桩的铺设规模,同时要考虑分布的均衡性,不能只在一二线城市市区啊,小城市小城镇、各城市郊区、各大高速公路沿线都得搞啊,甚至广大农村地区都得搞!

光建了充电桩还不行,还得加强管理,管理包括确保及时维修维护能正常使用、确保充电桩不被油车占据、确保使用简单快捷不会出现操作过于复杂和乱收费的问题。

当然了,实话实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花很多钱,而且需要很长时间!

三、电动汽车要有多少续航里程,才能缓解你的里程焦虑?

让我们讨论最大实用范围,而不是推测电动汽车的最大理论范围(如果有足够的电池,您几乎可以使电动汽车行驶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

去年,我进行了宝马i3的续航测试,以进行一系列的速度与范围测试,以了解我可以充电多远(这对缓解我的里程焦虑非常有帮助。)在典型的行驶速度下,这种关系速度和范围之间的关系非常线性

我的结果:

120公里每小时-> 180公里范围

100公里/小时-> 200公里范围

80 公里-> 260公里范围

(提示:这些测试是在去年12月进行的。即使在甘孜州是“很冷”的,并且系统使用了一些电荷使电池组变热。我的夏季范围增加了10%或更多)

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在一个凉爽的星期日早晨开车去了阿坝。那时还很早,道路上没有汽车,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花了120公里/小时的速度。那需要120%的电池电量,回程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中午,所以我遇到了很多交通问题。在某些区域经常停驶的情况下,平均速度接近80公里每小时。我到家时,电池行驶了相同的距离,电池上仍有30%的电量。

许多非电动汽车驾驶员似乎认为,由于“充电时间长”,因此您需要超长距离电动汽车。这是不正确的。

鉴于大多数人需要偶尔停下来使用洗手间并获取食物和饮料,只要您可以在该停靠站期间获得足够的范围以使其到达下一个停靠站,电动汽车的电池和充电时间就不会受到限制因子。

实际上,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大有效范围和充电率是800公里和150kW充电功率。除此之外,继续增加范围和充电功率在经济上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永远不会被利用。

四、查新能源里程的app?

查询新能源车辆的里程数,可以使用以下几个APP:蔚车:这款APP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新能源汽车购买和租赁服务,可以通过APP轻松了解各类新能源车辆的里程数、价格等信息。小汽车里程数查询:这是一款专注于汽车行驶里程数查询的工具应用,用户可以输入自己的车牌号码和发动机号码,来快速获取自己汽车的里程数信息。车辆里程查询:这是一款专业的汽车信息查询应用,包含了多种品牌的汽车型号和信息,包括新能源车辆。用户可以根据车型、排量、价格等条件进行筛选,快速找到符合条件的车辆。同时,也可以通过输入车架号或车型信息,查询车辆的里程数等详细信息。以上是一些可以查询新能源车辆里程数的APP,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应用。在使用这些APP时,请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有疑问,建议与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五、新能源里程最长的车?

长续航版CLTC续航里程达到了比亚迪纯电车型中最长的700km,并且零百加速时间为5.9秒。

比亚迪海豹这款车最大的亮点是e平台3.0平台的加持,所以让我们先了解这款车的高潮部分,比亚迪e平台3.0平台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纯电技术,比如首搭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等,无论舒适、安全、操控和高效方面都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体验。

六、新能源汽车里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可以跑150-200公里。以下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说明:

1.含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分类: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七、新能源货车续航里程排名?

1.江 铃特顺EV  工况续航500千米

2.江淮帅i6工况续航430千米

3南京依维柯宝迪工况续航410千米

八、途观新能源续航里程?

50公里左右。

途观新能源不同版本的续航里程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其纯电续航里程在 50 公里左右,但具体数据还应以实际车型为准。

九、800 公里续航为什么不能消除电动汽车里程焦虑?

对于这个问题,4S店或直营体验店的回复一般如下

“按照中国的交通法规,您这边连续驾驶4小时是需要休息20分钟的,而且目前国内的充电设施建设已经非常完善了,您仅需要在休息的时候充一会电,就可以满足您的驾驶需求了,我们还有最先进快充技术……balabalbala(讲自家的充电多么快,换电站有多少等等等)”


首先产生里程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1、能量补充方式:燃油车加油仅需5分钟,电车充电最快也要20分钟

2、天气因素影响: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风,若想舒适的驾驶,就必须牺牲电量

3、使用场景:日常上班通勤是一台家用车最主要的使用场景,但难免会涉及到长途自驾,或者周边游,路上或者目的地没有充电站,就很令人焦虑

4、里程虚标:夏天70%,冬天50%,800KM续航,实际下来也就550


例如全新的BMW i7 官方称615km续航里程,

但实际驾驶

89%电量,续航里程475km
55%电量,剩余续航226km

我们一般看到关于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新闻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前后

很多人出游、返乡,一路上充了多少次电,充电站排队排了多久,路上遇到堵车,开电车的车主多么的惨,诸如此类

但是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的充电站也不是满负荷的

这也是由市场供需所导致的问题,每年只有20天超负荷运转,建设者不会因为这20天而去给基站扩充,用平日80%的空置率去换取节假日那20%的超负荷,这笔账傻子都能算的明白。

就目前而言,这个问题无法解决,也无力解决,毕竟资源的配置还是要看市场的供需环境的。

就像我们使用的手机一样,从最开始的诺基亚,可以换电池,每天出门包里背着两块用万能充充满电的电池一样,再到后台,屏幕越来越大,手机越来越薄,电池容量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从3000毫安增长到4500甚至5000,车辆也是这样,又要外观,又要动力,还追求风阻系数,很多的车企从最开始的油改电到研发BEV架构,在去除了燃油车系统之后,车内的空间就那么大,斟酌再三后,可能也就是个60-70度的电池包,无论是长续航还是短续航,我们并没有因为电池容量大了小了而减轻手机or车辆的电量焦虑,所以这样的焦虑还是会普遍存在的。


所以啊,这个事未来也就这么几种解决办法

1、换电站的统一,让车联换电池如同诺基亚一样

2、电池技术革新,超级快充全面普及,10分钟充满电跑500公里

3、彻底淘汰燃油车,路上只跑电动车,就没有焦虑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还是第三条最靠谱 )

十、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是多少?

大概在400公里左右。

当然不同车辆的续航能力不同,最长的电动车辆,甚至能够行驶1000公里以上,可以媲美燃油车辆了。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提倡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应付环保和石油危机需要,减少或放弃燃烧传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内燃机的现时主流车型。2022年9月1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