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药学是啥?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是新药研发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工智能 + 新药研发已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加速创新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检索和归纳,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模式,总结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的企业主体及应用场景,探究我国人工智能赋能新药研发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法律渊源与法的渊源?
两者不属于同一概念,法的渊源较法律渊源更狭隘,法律渊源更宽泛一些。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
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
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法律渊源: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概念,几乎在各种法学学科中都可以看到,像法理学中讲述法律渊源的一般理论;比较法学中都有关于法律渊源的比较;
法制史中也都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渊源,宪法学中讲宪法的渊源,经济法中讲经济法的渊源,民法学中讲民法的渊源,诉讼法中讲诉讼法的渊源,行政法讲行政法的渊源,国际法更是在开章就讲国际法律渊源
三、香港与上海的渊源?
开启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同样源自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场战争,让上海成为中国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也让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从那个时候开始,上海和香港,便成为中国接受欧风美雨的两座最为重要的前沿阵地,彼此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依存。
进入民国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五卅运动跟以香港为中心的省港大罢工之间互相呼应,推动整个中国进入大革命的高潮;而上海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里的“风华正茂”,也让香港将其作为自己城市社会文化生活参照的样本;到了抗战时期,香港接纳了大批来自上海的文人和工商业精英,这种接纳随着国民党战败,迎来了又一个高潮。
四、中国与wto的渊源?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此前,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台湾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的名义加入,并于2002年1月1日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13年8月,现任总干事阿泽维多任命中国籍官员易小准为副总干事。
中国重视世贸组织作用,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推动世贸组织更加重视发展中成员的关切,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与各成员共同推动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因美国持续阻挠法官遴选而停摆后,中国与其他18个成员于2020年4月在世贸组织建立了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
2019年11月5日,中国在上海主办世贸组织小型部长会。欧盟、俄罗斯、印度等33个成员贸易部长或部长代表以及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应邀与会。会议就世贸组织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成果设计、世贸组织改革等问题交换意见。会议期间,包括与会成员在内的92个成员联署了《投资便利化部长联合声明》。世贸组织是首个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书面确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国际组织。2019年11月,时任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来华出席第二届进博会。
五、江西与绍兴的渊源?
江西和浙江山水相依,民间往来非常多。两省人民互帮互助,结下深厚友谊。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很多浙江人去江西讨生活,江西人民给予很多帮助。
改革开放以后,浙江受地理位置帮助,经济渐有起色,是民富大省之一。很多江西人民返过来到浙江上班,浙江人民又给予温暖相助。
六、江西与福建的渊源?
江西省与福建省是邻居,自古历史渊源深厚,大名鼎鼎的武夷山为两省的分界线,江西与福建可谓一衣带水的邻居省份。
七、张艺谋与广西的渊源?
张艺谋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学的是电影导演专业,当时由国家包分配。因此,被派遣到了广西电影制片厂,户口也就落户广西南宁市了。
八、捷克与德国的渊源?
捷克与德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联系源远流长。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之后,如何解决境内大量的德意志民族问题(当时在捷境内生活着300多万德意志少数民族,占捷总人口的1/4左右)和发展对德关系问题成为捷政府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九、李白与庐山的渊源?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其尤喜恋庐山,共登临居隐五次,并曾有终老此山之意,体现了很强烈的“庐山情结”。
唐代以前,庐山已经成为道教名山、佛教名山、文学名山。殷周之际匡俗兄弟七人隐居于此,修炼得道成仙的故事;佛教高僧慧远在虎溪精研佛理,结“莲社”弘扬佛法的美谈;陶渊明归隐田园,时而往来山中,视之为心灵的桃花源;谢灵运不远千里而来,探险寻幽,留下诸多山水诗篇。这一切,都成为吸引李白前来登临、观赏、隐居,且一生眷恋庐山的重要文化诱因。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青春年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江而下,因深往已久,一上庐山,作《望庐山瀑布》二首。诗歌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李白向慕神仙的个人爱好、想落天外的艺术构思,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名诗。他此次在庐山,还至五老峰旁,作诗一首:“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初露隐居在此学道求仙之念。
天宝九载(750),李白被玄宗遣金放还,仕途无望之时,从金陵西上庐山,欲隐居庐山,待时而动,行前作《留别金陵诸公》表露心迹。秋天到庐山后,李白到访东林寺,作《庐山东林寺夜怀》和《别东林寺僧》诗,遥想慧远虎溪说法故事,步武谢公探奇寻幽的足迹,得山水之乐,养清静之心。
安史乱中,李白携妻宗氏夫人南下避乱。于至德元年(756),夫妻同上庐山,隐于屏风叠,作《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时。他此时隐居庐山,有多重用意:一是躲避北方的战乱,二是以谢安隐居东山自期,待时而动,准备大济苍生。当永王璘派人召其从军时,李白不顾家人之反对,欣然前往,并踌躇满志,希望能大展宏图,与永王等人共成大业。所以,此时李白眼中的庐山,堪比诸葛亮的隆中、谢安的东山,是其隐以求仕的政治根据地。
上元元年(760)秋,李白在被判长流夜郎、遇赦东归之后,又回到庐山,并作《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愤世嫉俗之后,抒发高蹈出世之情,庐山成为他慰藉受伤心灵的疗养地,诗中对庐山亦极尽赞美之词。庐山的自然风光之美,宗教情怀之妙,文学魅力之强,毕呈其中,可谓李白一生“庐山情结”最为集中的艺术结晶。
但李白一生的终极人生理想是“功成身退”,功一日未成,身即不能全退,因此李白最终还是离开了庐山。上元二年(761),李白从豫章送妻子宗氏夫人入庐山从李林甫之女李腾空学道,而自己则前往金陵,继续他艰难的求仕之旅,希望实现他未竟的政治事功。
纵观李白一生,五上庐山,庐山可谓是其来往次数最为频繁,也最为喜爱、最为眷恋,也是对其政治生命影响最大的一座名山。
因为庐山寄托了李白自小即具的神仙家的美好理想和超然追求;庐山又因山色秀美、环境清幽,成为李白在仕途遭挫、身心疲惫时,安放灵魂的庇护所和疗养地;庐山更近地处交通要冲,靠近政治中心,成为李白待时而动、东山再起的政治根据地。
李白所吟咏的庐山诗,多有佳作,是山水诗、田园诗、游仙诗与政治咏怀诗的结合,富有多重深沉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寄托,散发出高妙传神的艺术魅力,它们既是千古以来传唱不绝的唐诗名篇,同时也为中华名山——庐山增添了奇幻美丽的文化色彩。
十、范仲淹与盐城的渊源
盐城这边,很久很久以前,都是大海,随着海水东退,才成了陆地,但是海水倒灌还是时有发生,据史书记载,范仲淹盐城任职期间,带领盐城老百姓特地修了一条大坝来阻拦海水倒灌,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在现在的204国道东边,后人为了纪念他,这条大坝叫范工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