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灾的发展经过划分为哪些阶段?
【火灾的发展过程】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初起、发展和猛烈、衰减、熄灭五个阶段。
1、初起阶段:一般固体物质燃烧时,10-15分钟内,火灾的面积不大,烟和气体的流动速度比较缓慢,辐射热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比较慢,燃烧一般还没有突破房屋建筑外壳。
2、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扩大,为控制火势发展和扑灭火灾,需一定灭火力量才能有效扑灭。
3、猛烈阶段:燃烧发展达到高潮,燃烧温度最高,辐射热最强,燃烧物质分解出大量的燃烧产物,温度和气体对流达到最高限度,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受到破坏,使其发生变形或倒塌。
4、衰减阶段:随着可燃物燃烧殆尽或者燃烧氧气不足或者灭火措施(洒水或者化学灭火)的作用,火势开始衰减。
5、熄灭:当可燃物烧完或者燃烧场地氧气不足或者灭火工作起效,火势最终熄灭。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都有哪些?
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必须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然后得出更优的方案,所以要实现人工智能必须从收集数据开始,接着便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在后续的使用中再对其不断的优化。
三、个案工作经过了哪些主要发展阶段?
阶段一:申请与接案
1、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
2、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
3、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专业关系建立
1、与服务对象初次沟通协商,表达同理和接纳。
2、注意转介需要
(1)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2)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阶段二:预估与问题分
1、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
2、环境资料:服务对象所处家庭、同辈群体、社区以及工作环境等情况
问题预估
1、横向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因素;
2、纵向方面:问题发展变化
阶段三:制定计划
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理论依据;
4、服务计划的目标;
5、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6、服务开展的期限;
7、联系方式(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
四、海洋的发展一般经过哪些阶段?
1.
胚胎期 陆壳在构造薄弱带因拉张形成大陆裂谷,但未形成海洋环境,例如东非大裂谷;
2.
婴幼儿期 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例如红海、亚丁湾;
3.
青壮年期 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例如大西洋;
4.
衰落期 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渐趋减小,例如太平洋。
五、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专家系统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人工智能主要发展了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存储和应用专家的知识来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
2. 机器学习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人工智能的关注点转向了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让计算机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自动学习和改进性能的方法。这一阶段涌现了一些重要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技术,如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
3. 深度学习阶段:2000年代以后,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深度学习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大量标注数据进行训练,实现了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4. 强化学习阶段:目前,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强化学习的阶段。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试错和奖惩机制来训练智能体做出决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游戏、机器人控制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发展阶段,如基于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的智能系统发展,以及对于人机交互、机器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和进步的过程。
六、东盟的发展经过几个阶段?
东盟从建立至今,其一体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7~1975年起步阶段,1976~1991年全面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持续发展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头几年,东盟一体化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严峻挑战
七、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这五个阶段:
(1)萌芽阶段,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共同研究了机器模拟的相关问题,人工智能从此正式诞生;
(2)上世纪60年代是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发展黄金阶段,该阶段的人工智能主要以语言翻译、证明等研究为主;
(3)瓶颈阶段,上世纪70年代经过科学家深入的研究,发现机器模仿人类思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难以用现有的理论成果构建模型;
(4)已有人工智能研究成果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5)平稳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分布式主体,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八、2020海尔经过几个发展阶段?
海尔发展历史看,共经历了四个战略发展阶段:
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
只做冰箱一种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
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至今)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1
九、团队发展经过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团队的形成和发展以组织目标为参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发展阶段是:
(1)创建期。
(2)磨合期。
(3)凝聚期。
(4)整合期。
一、创建期
团队成立初期,都会有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但随着人员的逐渐丰满,目标和计划不可避免地要有相应的微调。这一方面是团队组织者的经验与实际运行的差异,另一方面,外部因素的变化也使得团队不得不努力适应这种变化的节奏。
团队创建期的具体表现:
(1)新的合作,新的团队,每位成员对生活的价值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对新的工作也充满激情。
(2)由于互相之间了解的不足,成员之间更容易高估其他人的能力,大家可能对新生的团队寄予了太高的希望。
(3)每一个成员都在小心的试探其他人的一些相关行业情况,为自己在团队内的重新定位寻求支点。
创建期的团队,经常会表现很高的士气。但这一时期,新生的团队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队员之间在工作上短期内无法达到配合默契的状态,需要团队成员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
创建期最重要的是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愿景,这对增强团队凝聚力以及形成团队的集体荣誉感至关重要。
二、磨合期
磨合时期的动荡是每一个团队都要经历的特殊时期。能否进行有效的磨合,并顺利的渡过这段敏感的时期,对团队领导以及团队领袖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坚决的考验。
这一时期,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个别新锐试图挑战领导者的权威,强大的工作压力使人焦虑不安,严重的时候甚至引发内部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前景更显扑朔迷离,士气陷入低潮,积极的队员都在适应和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团队整体的生产力水平却在稳步提高。连续的培训以及对工作的理解,使团队成员在实战中慢慢形成个人的风格。
团队领导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注意团队进步情况,每天利用一切机会与每一个队员充分沟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大家分析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2)建立标准的工作规范,并身体力行。这是统筹团队各项工作的关键。
(3)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抓住一切利好的机会鼓舞团队士气,争取以自己在工作上的突破为团队树立榜样。
(4)善于树立典型,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队员要尽可能的为其争取荣誉,号召大家向优秀者学习。
三、凝聚期
这个时期会逐渐形成独有的团队特色,成员之间以标准的流程投入工作,分配资源,团队内部无私地分享各种观点和各类信息,团队荣誉感很强。
在凝聚期团队的士气高涨,即使面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也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如果个人不足以独立完成工作,会自然的寻求合适的团队成员配合,甚至在特殊的情况下自我激发潜能,超水平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凝聚期每一个队员都会表现出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的状态使生产力水平也进入巅峰时期,大家对于工作中取得的突破已没有了当初的激动,每个人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败。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环境中,处处都表现出一个高绩效团队的成熟魅力。
一个具有强烈凝聚力的团队,也必然会表现强烈的排他性,团队交流很容易限于一个私密的空间。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团队规模不宜过大,否则会因为队员之间的隔膜而损害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在一个规模合适的团队里,大家相互了解、彼此信任,如果需要,每一个队员都会全力捍卫团队荣誉。
四、整合期
团队实现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之后,必然要进行组织整合。整合过程其实就是组织调配力量,为下一个目标进行筹备的前奏。这个时期一般也没有太大的工作压力,团队士气相对平稳。
特别要说的是,生产力水平还是一样会高位运行,团队成员继承了前一时期的工作作风,对日常工作显得游刃有余。
十、团队发展经过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有哪些?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开创阶段、发展阶段、成熟与完善阶段。
(1)开创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俄国乌申斯基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成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20年代后期行为主义的研究占了主导地位,强调心理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以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为代表开展了一系列的动物和人的学习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由于在教育情境中的研究较少,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大。杜威采取了另一条研究路线,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进行研究,强调实用主义“从做中学”,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这时候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为代表,主张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强调教育和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这些思想为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这个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充。它不仅吸收了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同时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儿童个性、社会适应、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内容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的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信息论的观点也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心理学,在这时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与完善时期(60年代到现在):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八十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时教育心理学家主要对这种学习的特点开展研究,例如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及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