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利用海洋资源?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海中蕴藏丰富矿藏,可以开采,如今已有在海上开采石油的海上钻井了;
2、可以利用海洋来进行人工岛的建设,人为造陆;
3、渔业资源丰富
4、海中的植物有可能会成为我们以后的储备粮食
5、淡化海水,缓解淡水资源的匮乏
6、海底通道,进行交通建设
二、海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新能源资源丰富,海洋能源开发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以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等为代表的海洋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据统计,可再生能源中的海洋能约占世界能源总量的70%以上。
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有利于改善环境效率,益于海洋低碳经济稳健发展,开发海洋新能源替代传统高耗能能源已成为迫切需要。由于海洋能地域性强、能量密度低,海洋新能源产业普遍存在设备建造、维护成本高,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要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还需要依靠科技的创新以及产业技术的进步。
目前,我国的海上风电技术已较为成熟。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国家。此外,我国的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等海洋能源的开发技术也在迅速提升。
三、人类将如何利用海洋能?
温差能
海水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的热能,是海洋能的一种重要形式。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冷水存在温度差,而储存着温差热能,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水量成正比。
温差能的主要利用方式为发电,首次提出利用海水温差发电设想的是法国物理学家阿松瓦尔,1926年,阿松瓦尔的学生克劳德试验成功海水温差发电。1930年,克劳德在古巴海滨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水温差发电站,获得了10kW的功率。
温差能利用的最大困难是温差大小,能量密度低,其效率仅有3%左右,而且换热面积大,建设费用高,各国仍在积极探索中。
盐差能
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是以化学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主要存在与河海交接处。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波浪能
波浪能是指海洋便面波浪所具有动能和势能,是一种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并以位能和动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储存的机械能。 波浪能主要用于发电,同时也可用于输送和抽运水、供暖、海水脱盐和制造氢气潮汐能
潮汐能指在涨潮和落潮过程中产生的势能。潮汐能的强度和潮头数量和落差有关。通常潮头落差大于3m的潮汐就具有产能利用价值。潮汐能主要用于发电。。
四、建筑工程如何节约利用新能源?
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的新能源利用,摘要: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各样的能源形式。新能源也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者是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新能源的种类主要有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风力发电、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发电、氢能、燃料电池等。
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
提高太阳能的使用
太阳能的设计构思1)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今,在我国主要的住宅建筑中太阳能采暖面积的有效利用仅占建筑面积的50%左右。建筑通风大部分不顺畅。太阳能屋可以使房间采光更好并利用太阳能加热。2)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能及保护土地如今,住宅设计一般是一排的,不利于太阳光的使用。所以在建的房屋我们设计成双排分成两行,在中间使用玻璃来封顶使土地资源充分得到利用。3)考虑建筑的整体造型及表面处理在建筑物建模处理中我们应尽量减少凹凸的变化,高低分散外形和功能可以完美的结合。在东侧、西侧以及北侧墙壁上进行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外墙保温效率,形成外墙绿化带。2.1.2其他太阳能利用最初的闷晒式到如今我们使用的全玻璃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技术上有飞跃发展,同时利用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主动太阳能加热是一种高效的太阳能热水器高级别热源,如太阳能空调技术开发是一个良好的作用模型。太阳能光伏应用,如光伏电池和光伏玻璃幕墙技术是建筑构件复合多功能高技术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有利方向。
提高地热能的使用
使用地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利用地热发电或直接利用热水供应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地源热泵和隧道风系统开发低温地热能源,提高地热能开发效率。2.2.1地热能供暖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益和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可以使用热交换设备为生活和供暖提供热水。地热能采暖是以高温深层地下水作为热源利用直接或间接供热系统向采暖用户输送能量。2.2.2地热空调的运用在奥运村和记者村使用无污染的地热空调。每个人每天都可以享受0.1t左右的地热水洗浴,同时使用热水进行泳池水的加热以确保全天候游泳池的温度。由于地热空调根本不排放有毒物质,绿色环保符合了绿色奥运的概念。在奥运会圆满完成之后地热井也可以用于冬季供暖,它相当于每年6000t标准煤排放的热能。
使用新的空调技术
空调的能耗一直很高,我们可以引进新空调技术来节省能耗。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出改进:使用变频调速系统也就是制冷剂流量系统,可以随时调节制冷剂流量以使制冷剂在介质中的温度降低,从而节省制冷剂的能量效应。冷却塔冷却系统是近几年由于其能耗低而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它的成本低冷却效果明显,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今我们要做好一体化设计使新能源使用设备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证节能设备的高效运行,节省更多的常规能源,充分发挥建筑利用和建筑艺术美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地下海洋怎么利用?
地下海洋可以利用的方式有很多。
首先,地下海洋可以用作淡水资源的储备。通过利用地下海洋的淡水层,我们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其次,地下海洋还可以用作能源储存和开发的场所。通过在地下海洋中储存和开采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资源,可以满足能源需求。
此外,地下海洋也可以用作垃圾处理和废物存储的场所,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最后,地下海洋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揭开地球内部的奥秘。总之,地下海洋的利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什么是新能源利用?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七、海洋新能源的作用?
海洋新能源和海洋中提及的新能源主要有潮汐能,,水能的。而新能源可以减少甲烷的释放,有家的应对温室效应会沿海国家有很大的帮助。
八、海洋新能源有哪些?
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其中,潮汐能、海流能和波浪能为机械能,海水温差能为热能,海水盐差能为化学能。此外,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也是海洋新能源的一种。
九、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1.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我国大陆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洋渔场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港湾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自然资源。我国的内水和领海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划界工作尚未完成,确切面积还难于确定,估计为2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些管辖海域是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的重要基础。我国还可以方便的进入世界大洋,开发利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资源。
2.拥有具战略价值的优势海洋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大陆岸线长18000多千米,加上岛屿岸线14000千米,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13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水域面积200~30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十,这些都是世界性优势资源。
我国沿海深水岸线400多千米,宜建中级以上泊位的港址160多处,其中深水港址62处。我国海域2万多种海洋生物,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滩涂面积217.1万公顷,3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有20亿亩,充分利用其生物生产力,相当于10亿亩农田。滨海景点1500多处,适合发展海洋旅游娱乐的海滩、水域众多。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油气资源和海水资源是海洋行业性战略资源。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东海和南海还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多金属结核资源5亿多吨。预计到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在油气行业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海水资源是一种无限资源,海盐资源也是一种永续开发的资源,本世纪中叶前后,海水将成为举足轻重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3.开发海洋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
我国有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和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多产业组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4133.5亿元,20多年间翻了6番多,是上个世纪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翻的3倍多,海洋开发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事海洋开发的劳动力400多万人,兼业人员超过1000万;造船完工量达224.51万综合吨;海洋运输船舶10378艘,3076.21万净载重吨;机动生产渔船279729艘,其中远洋渔船1719艘;海洋科技水平越来越高,海洋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十、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领域?
⑴.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缺点是速度慢,运输易腐食品需要辅助设备,航行受天气影响大。
⑵.海上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除污染危害。缺点是基础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⑶.海底电缆空间(通信、电力输送):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⑷.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⑸.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国利用海岸、海岛开发了集游览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