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氢燃料汽车技术?
原理很简单,技术很复杂。 丰田的氢能源汽车的后部,安装了两个高压气罐。光这一气罐,丰田研发的专利技术就高达290项。最外面一层包裹的是碳纤维材料,是制造客机机体的尖端材料,又轻又牢固。
丰田的氢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只有车头安装了一个小小的马达。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氢和氧发生反应产生电能,然后驱动马达运行。
所谓的燃料电池,是一个装在汽车中部的电堆,叫“FC 电堆”,这个电堆并不是电池,而是发电设备,氢和氧在这里发生反应产生动能,而且这个电堆没有寿命限制。
车尾装有一块电池,是积蓄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回生电能,这些回生电能也可用于开车。氢气是怎么加的呢?
加气口与一般轿车的加油口是同一个位置,同一个概念,只是它是一个很小的接气口。在加氢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意外漏气的问题,因为加氢系统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即使加氢过程中有点泄漏,也很快会挥发,不会发生燃烧等问题。
一辆车加一次气,只需要 3 分钟。加一次气可以跑 650 公里,并且作为发电机的FC电堆,还不会发生电池老化、功率下降的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徐静波《日本的底力》
二、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是新能源的未来么?
本来是想输出一篇氢能产业链公司一览,但是刚才仔细想了想,氢能产业链确实比较庞大,细细梳理的工作量太大,估计需要分多篇文章才能完成。而氢能行业整体性的研报,已经有不少了,先借一幅图来对氢能产业链的整体情况有所认识,后面再来分版块的来梳理。每个研报对于产业链都会有自己的框架,先做到心中有数就好。
目前工业和交通是氢能未来的主要应用领域,燃料电池汽车是交通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未来有望实现高速增长。2022年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辆和400辆,同比分别增长51.9%和149.7%。1-11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1%和150.9%。
我国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计划到2025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5万辆。据此计算,未来几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50%。作为燃料电池汽车核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的高速增长,也将会高速增长。先把眼光收回来,聚焦在氢燃料电池这个板块内。01氢燃料电池产业链来看看相对完整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公司。
再来看看哪些是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零部件
所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氢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氢燃料电池电堆制造商和膜电极相关的公司。02重点公司相对通过原有业务切入到氢能行业的公司,我更喜欢就是为了氢能行业而创立的公司,从其他行业上市以后的情况来看,业务相对单纯且是新兴行业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高估值。根据香橙会研究院数据,截止9月底,今年全国范围内总共售出燃料电池汽车2593辆,配套系统装机达到247MW,38家系统企业实现了销售。其中亿华通、国鸿、重塑、捷氢、国氢科技分别以775辆、382辆、305辆、296辆、137辆的燃料电池汽车配套名列前五,总占比73.1%。从配套总功率来看,亿华通、国鸿、重塑、捷氢、国氢科技分别以73.9MW、40.0MW、33.0MW、29.0MW、11.2MW名列前五,总占比75.8%。 非常明显的这五家公司是目前氢燃料电池中的相对头部公司,值得重点关注,而目前上市的仅有亿华通,但多个公司都已经递交上市申请,正在流程当中。 生产膜电极的公司也需要重点关注,目前威孚高科是已上市企业,国内康普顿投资的公司也正在投入。1、亿华通(688339)亿华通(688339)成立于2012年,2016年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氢能第⼀股”,2020年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燃料电池概念第⼀股。公司前身为2004年脱胎于清华⼤学的北京氢能华通,15年开始逐渐进⼊动⼒系统集成领域,开始硬件⽣产, 已形成以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为核⼼,包括双极板、电堆、整车控制器、智能DC/DC、氢系统、测试设备、燃料电池实验室全套解决⽅案等在内的纵向⼀体化产品与服务体系。2017-2021年对应营收分别是2.01/3.68/5.54/5.72/6.29亿元,22Q3的营收是3.91亿。亿华通22年前三季配套销售775辆燃料电池,涨幅远高于过去,Q4是历年销售的高峰,且观察Q4的产销量。当前(2022.12.9)市值86.9亿,很明显目前处于上市以后的相对低位。2、国鸿氢能国鸿氢能成立于2015年6月,是一家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国内产业化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国鸿氢能总部已经搬至浙江嘉兴,搬迁以后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国鸿氢能核心产品以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系统为主,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堆生产线,电堆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名列第一。目前公司已有5000多辆装载国鸿氢能产品的商用车交付使用,总运营距离超过1.3亿公里。目前,公司电堆的产销总量超过了5000台,2022年6月国鸿氢能的配套数占比达到了42.2%;在总装机功率方面,国鸿氢能装机总功率2.5万KW,配套数和装机总功率双首位。国鸿氢能2019年至2022H1营收分别为3.66亿、2.27亿、4.57亿、1.9亿,净利润为0.21亿、-2.21亿、-7.03亿、-1.51亿。目前依然处于亏损中。
3、重塑股份重塑股份成立于2015年9月,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常熟、云浮和佛山分别设有基地。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获得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2020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重塑股份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燃料电池工程应用开发服务。公司已开发燃料电池系统,此外在电堆、DC/DC、空压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环节取得突破并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化。据重塑股份招股书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Q3,公司营收为1.64亿元,配套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氢燃料电池车辆总行驶里程已超过8000万公里。重塑股份21年8月向上交所提交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被终止审核。国鸿与重塑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关系,两个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其中重塑股份持股49%,国鸿氢能持股51%,具体的生产安排为:由国鸿重塑代替重塑股份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生产,由国鸿氢能的子公司国鸿巴拉德提供电堆。由于重塑股份的燃料电池系统几乎全部由国鸿重塑代工生产,因此国鸿重塑在2019年以前一直是重塑股份最大的供应商。
4、捷氢科技捷氢科技成立于2018年,上汽集团旗下,诞生近四年来已完成五轮融资,提交上市申请前的最后一轮私募融资完成于2021年9月。这一次,十几家国资、产业资本和头部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分食了公司8.8亿元的融资份额。本轮融资完成后,捷氢科技投后估值约41亿元,约为公司2020年末净资产的9.6倍。今年6月,捷氢科技在上交所披露招股书,拟申请科创板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10.6亿,招股书中表示,捷氢科技的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功率出货量第一”,其2019-2021主营收入由1.1亿增长至5.9亿。5、国氢科技国氢科技成立于2017年5月,国家电投旗下。2021年,国氢科技获得了16家机构10.8亿元的A+轮融资,为2021年氢能领域最大的单笔融资。而在12月8日,国氢科技举行B轮融资一是,融资金额45亿元,估值高达130亿元,成为国家电投培育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也是氢能行业目前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国氢科技背靠国家电投,在绿氢制取方面占得先机,在电堆、质子交换膜、碳纸等燃料电池核心部件方面拥有技术优势。6、鸿基创能鸿基创能科技(⼴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公司致⼒于质⼦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性能MEA的⼤规模产业化,为国内外燃料电池厂商提供低成本、⾼性能的膜电极核⼼组件,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鸿基创能在22年完成了B轮融资,规模约3亿元,投前估值约30亿元,相较于上⼀轮估值翻倍。7、威孚高科(000581)威孚高是一家专注于制造内燃机燃油系统产品、燃油系统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公司。威孚高科在燃料电池领域主要聚焦在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包括“一膜两板”(膜电极、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以及 BOP 关键零部件等,为国内外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厂家配套。
以上是我初步梳理的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重点公司简要情况,接下来继续观察了解氢能行业的各种信息,确定标的,确定买入价格,逐步建仓。 以上不构成荐股建议!我是小眼,欢迎关注“小眼学投资”,分享一个普通人投资路上的喜悦、犹豫、恐慌、贪婪。
三、大禹氢燃料汽车
亲爱的读者们,欢迎来到我的博客。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大禹氢燃料汽车的话题。
了解大禹氢燃料汽车
大禹氢燃料汽车是中国新兴的清洁能源汽车品牌之一。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大禹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大禹氢燃料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并以氢气作为燃料进行驱动。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氢燃料汽车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氢燃料汽车的排放物仅为水蒸气,不会产生有害的尾气污染物,对环境非常友好。其次,氢燃料的加注时间比充电时间短,所以可以提供更快速的加注速度。此外,氢燃料汽车具有较长的续航里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出行便利。
大禹氢燃料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具备竞争力,在外观设计上也不遑多让。其独特的造型设计结合了现代科技感与未来感,给人一种时尚、环保的印象。车身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既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又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更高的能效。
大禹氢燃料汽车的优势
大禹氢燃料汽车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 环保:大禹氢燃料汽车采用氢气作为燃料,零排放,不会产生有害尾气,对环境友好。
- 高效: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大禹氢燃料汽车具有更低的能耗。
- 快速加注:与充电时间相比,加注氢燃料的时间更短,提供更快速的加注速度。
- 长续航里程:相比纯电动汽车,大禹氢燃料汽车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消除了用户对续航焦虑。
- 安全可靠:大禹氢燃料汽车采用了严格的氢气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了车辆的安全性。
由于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大禹氢燃料汽车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不断完善,氢燃料汽车将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大禹作为中国的氢燃料汽车品牌,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氢燃料汽车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氢燃料汽车具有诸多优势,但是该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与充电桩相比,氢燃料加气站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氢燃料的生产和储运成本较高,这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普及。此外,公众对氢燃料汽车的了解还相对较少,认知度有待提高。
然而,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应该看到氢燃料汽车行业的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氢燃料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建设更多的氢燃料加气站。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大对氢燃料汽车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氢燃料的认知度。
结语
大禹氢燃料汽车作为中国的清洁能源汽车品牌,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环保理念,将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出行环境。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博客,希望这篇关于大禹氢燃料汽车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禹氢燃料汽车还有更多的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与我交流。
亲爱的读者们,欢迎来到我的博客。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大禹氢燃料汽车的话题。 ## 了解大禹氢燃料汽车 大禹氢燃料汽车是中国新兴的清洁能源汽车品牌之一。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的企业,大禹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大禹氢燃料汽车采用了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并以氢气作为燃料进行驱动。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氢燃料汽车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氢燃料汽车的排放物仅为水蒸气,不会产生有害的尾气污染物,对环境非常友好。其次,氢燃料的加注时间比充电时间短,所以可以提供更快速的加注速度。此外,氢燃料汽车具有较长的续航里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出行便利。 大禹氢燃料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具备竞争力,在外观设计上也不遑多让。其独特的造型设计结合了现代科技感与未来感,给人一种时尚、环保的印象。车身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既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又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更高的能效。 ## 大禹氢燃料汽车的优势 大禹氢燃料汽车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 环保:大禹氢燃料汽车采用氢气作为燃料,零排放,不会产生有害尾气,对环境友好。 - 高效: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大禹氢燃料汽车具有更低的能耗。 - 快速加注:与充电时间相比,加注氢燃料的时间更短,提供更快速的加注速度。 - 长续航里程:相比纯电动汽车,大禹氢燃料汽车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消除了用户对续航焦虑。 - 安全可靠:大禹氢燃料汽车采用了严格的氢气安全控制措施,确保了车辆的安全性。 由于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大禹氢燃料汽车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不断完善,氢燃料汽车将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大禹作为中国的氢燃料汽车品牌,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 氢燃料汽车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虽然氢燃料汽车具有诸多优势,但是该行业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与充电桩相比,氢燃料加气站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其次,氢燃料的生产和储运成本较高,这也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普及。此外,公众对氢燃料汽车的了解还相对较少,认知度有待提高。 然而,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也应该看到氢燃料汽车行业的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氢燃料汽车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建设更多的氢燃料加气站。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大对氢燃料汽车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氢燃料的认知度。 ## 结语 大禹氢燃料汽车作为中国的清洁能源汽车品牌,将会在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环保理念,将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出行环境。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博客,希望这篇关于大禹氢燃料汽车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对大禹氢燃料汽车还有更多的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与我交流。四、新能源汽车燃料大揭秘:电池、氢燃料还是混合动力?
新能源汽车燃料大揭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热门话题。但是,新能源汽车到底使用什么燃料,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燃料包括电池、氢燃料和混合动力,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电池:主流新能源汽车燃料
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最为常见的燃料形式,主要包括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电池的优势在于充电方便,能源储存密度高,适合城市出行和短途旅行。而且,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让更多消费者愿意选择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燃料。
氢燃料:潜力巨大的未来之选
与电池不同,氢燃料在新能源汽车燃料中属于后起之秀,但其潜力巨大。氢燃料电池车以氢气作为燃料,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快等优点让其备受瞩目。然而,目前氢燃料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混合动力:传统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优势,既可以节能环保,又能够兼顾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对消费者来说,混合动力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是过渡时期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过渡形式。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燃料形式多种多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燃料类型需要考虑自身的用车需求、充电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新能源汽车燃料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感谢您看完本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燃料,为您选择合适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参考。
五、新能源汽车燃料大揭秘:电力、氢能和生物燃料
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
随着全球对于环保和可持续能源的关注不断增加,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电动汽车一般采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电池储存电能,然后通过电动机驱动轮胎实现汽车运动。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无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友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氢能驱动的新能源汽车
除了电动汽车,氢能汽车也备受关注。氢能汽车利用氢燃料电池产生电力驱动电动机,无污染物排放,且加注氢气的速度相对于充电更快,因此备受瞩目。然而,目前氢能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氢燃料的生产和储存也面临技术难题。
生物燃料驱动的新能源汽车
除了电力和氢能,生物燃料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形式。生物燃料的生产利用了植物油、乙醇等可再生资源,减缓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然而,生物燃料的生产和生物能源转化效率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燃料主要包括电力、氢能和生物燃料。不同的驱动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感谢您阅读本文章,希望能够为您揭开新能源汽车燃料的神秘面纱,并且对选择新能源汽车有所帮助。
六、东风氢燃料汽车技术来源?
您好,东风氢燃料汽车技术的来源包括:自主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合作开发。东风汽车公司在氢燃料汽车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经验,已经研发了多款氢燃料汽车,并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东风汽车公司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同研发氢燃料汽车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七、中国氢能源产业:氢燃料电池技术驱动新能源革命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氢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备受关注。氢燃料电池作为氢能源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中国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氢能源产业现状
目前,中国正加速发展氢能源产业。政府在氢能源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推动产业发展的规划。各大能源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氢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以及工业生产领域,氢燃料电池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车拥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环境排放。
氢能源产业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正在努力构建氢能源产业生态链,加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氢能源向产业化、市场化迈进。随着技术成本不断下降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氢能源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中国氢能源产业及氢燃料电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有价值的信息。
八、新能源汽车燃料选择:电动、氢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未来主流的燃料车选择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燃料车型,正在逐渐成为主流选择。电动汽车通过储存于电池中的电能驱动电机,实现车辆的动力输出。电动汽车的优点有很多,包括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等。此外,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电动汽车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导致充电时间较长、充电桩的密度较低。其次是电池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仍然有待改进。此外,电动汽车对于高功率的需求较大,因此需要更大容量的电池,这带来了重量和成本的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备受期待的燃料车型
与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另一种备受期待的燃料车型。氢燃料电池汽车通过氢气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驱动电机,实现车辆的动力输出。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在于快速加氢、长续航里程和零排放等。
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由于氢气在常温下是气体状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解决氢气的安全性和利用率等问题。其次是氢气的生产成本高,制约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
混合动力汽车:燃料车型的过渡选择
除了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也是一种燃料车型的过渡选择。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系统,通过两者的协同工作实现车辆的动力输出。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在于既能享受燃油车的长续航里程,又能享受电动车的环保特性。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内燃机和电动机之间的匹配和协调问题,需要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整。其次是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电动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和电池的寿命。此外,混合动力汽车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燃料选择包括电动、氢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目前主流的燃料车选择,氢燃料电池汽车备受期待,而混合动力汽车则是燃料车型的过渡选择。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取得更广泛的应用。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对新能源汽车的燃料车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对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九、氢燃料汽车原理?
氢燃料汽车工作原理是:氢分子通过燃烧与氧分子结合产生热能和水,氢燃料电池通过液态氢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发电,根据此原理而制成的氢燃料电池可以发电用来推动汽车,提供家庭或工业用电或作为手机电池。其实提炼氢燃料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能耗也非常高。氢内燃车和氢燃料电池车不同,氢内燃车是传统汽油内燃机车的带小量改动的版本,氢内燃直接燃烧氢,不使用其他燃料或产生水蒸气排出。这些车的问题是氢燃料很快耗尽,载满氢气的油缸只能行驶数英里,很快便没了能量。
十、本田氢燃料汽车?
在2017年,本田在美国推出了一款名为“Clarity Fuel Cell”的氢动力车型,但由于市场表现不佳,最终在2020年停产。
但从外媒最近曝光的消息来看,本田正在再次尝试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且想要推出新版本的CR-V,作为Clarity Fuel Cell的替代车型,并计划将于2024年开始在俄亥俄州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