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head.htm
返回首页

新能源汽车好开吗?

120 2024-09-27 21:26 赋能高科

一、新能源汽车好开吗?

开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提速还快,静音,但是冬天天气冷的时候不容易充上电,冬天而且费电。

二、开新能源汽车需要驾照吗?新能源汽车驾照政策解析

新能源汽车驾照政策解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驾照政策。对于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来说,开新能源汽车是否需要驾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特点。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开新能源汽车需要驾照吗?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所有机动车辆驾驶人都必须持有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包括开新能源汽车。这意味着,想要开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员必须持有驾驶证。

区别于传统汽车的驾照要求

虽然开新能源汽车需要驾照,但根据我国相关政策,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对驾驶证的要求略有不同。例如,对于纯电动汽车,一般需要C1驾驶证;而对于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B2驾驶证。因此,想要驾驶新能源汽车的人在申请驾照时需要根据自己所驾驶的具体车型进行选择。

结论

总的来说,开新能源汽车确实需要驾照,而且根据车型的不同,对驾照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此,对于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除了考虑购车成本和充电设施等因素外,还需了解相关的驾照政策,并合理申请适合的驾照,以确保自己在驾驶新能源汽车时符合法规要求。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能为您解答关于开新能源汽车是否需要驾照的疑问,并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驾照政策。

三、新能源汽车适合东北开吗?

对于新能源车冬天的表现如何,东北的“老铁们”可能最有发言权。因为每到冬天,正是东北新能源车“趴窝”时。

日前,长春一场大雪再次扯下新能源车的遮羞布:亏电接近70%,换电站排长队,电池与底盘一同被冻住,电池仓被冻住等系列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东北(西北同理)不适合开新能车”的观点,似乎得到了强化。有网友调侃“怪不得打不到车,都在等充电”。

但是,面对“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面对东北/西北2亿人口,面对广袤的市场,上到国家下到车企,都不会放弃在两地普及新能源汽车。这次普及思路变了,不再是纯电动,而是将换成插混/增程,势必要让新能源车挺进两地。

渗透率远低于平均值

盖世汽车整理了1-10月各区域新能源渗透率情况,西北和东北垫底,远低于25.22%的平均值。两大地区,西北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表现更好。这是因为,西北包括五个省份,更是有陕西拉动。

相比新疆、甘肃等其他西北省份,陕西更靠近中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是5~14度,对新能源汽车较为“友好”。全国城市前10月新能源车销量排行中,西安以7万辆排在12位,渗透率达到28.66%,可比肩东部沿海城市。

西北地区前10月新能源合计销量能达到14.3万辆,渗透率能突破15%,关键在于西安的贡献。

东北/西北城市新能源车前10月销量TOP10,仅有四座城市销量过万。其中,西安独占鳌头,是第二名沈阳的3倍多。陕西另一座城市咸阳以0.6万辆,排名第8。

遗憾的是,东北没有“西安”,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部分等省市地区,都位于高寒地区。前10月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显示,整个东北合计不到9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仅为9.73%。

其中,沈阳、长春和大连排名前三。沈阳虽为东北前10月城市新能源销量第一(销量为2.1万辆,新能源渗透率14.14%),但在全国却排名49位,长春、大连更是排至50名开外。至于哈尔滨,因为气候更恶劣,新能源渗透率不到一成,更不用说其他城市了。

西北地区(除陕西外)同样如此,兰州、银川稍强些,前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八九千辆,渗透率超一成。再看乌鲁木齐、西宁等城市,同期销量不到5千辆,渗透率低于一成。

整体来说,东北/西北两地区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和华东、华南等地区一比差距甚大,不到整个华东地区(前10月合计销量为169万辆,渗透率接近三成)的十分之一,甚至可能还不及华东地区某一城市的表现。比如上海前10月新能源累计销量为22万辆,渗透率达到44.6%,位居全国各城市新能源销量之首。

从西北和东北两地区的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来看,虽然车企强调新能源车续航高了,电池技术持续提升,更耐高寒了,但两地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不太“感冒”。

宏大规划与现实困境

东北/西北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不给力”,但仍想抓住发展的洪流。

先说东北,众所周知,东北是全国传统汽车产业核心工业区之一。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一汽位于吉林长春,也是“民族之光”红旗诞生地;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整车企业——华晨中国,在辽宁沈阳。黑龙江曾也是我国重要工业城市。然而,随着经济发展重心南下,东北三省逐渐走向落寞。

华晨宝马位于沈阳的里达工厂,图片来源:华晨宝马

东北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视为工业振兴希望之一,如黑龙江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全省工业振兴计划。

市场需求应是刺激当地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三省市都有计划提升电动车的用车环境和便利性,增加公共充电桩和大型充电站等数量。

以吉林为例,计划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充换电站500座,充电桩达1万个以上,满足超过10万辆公用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长春市希望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6万辆,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1.9%。

辽宁、黑龙江两省也在加快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以2025年为节点,辽宁计划全省充电设施终端保有量超过5万个,满足超过33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黑龙江预计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2.5万个,换电站20座,新建加氢站5座。

再看西北,从地理位置、发展规模和速度等来看,陕西新能源渗透率较高。尤其是西安,作为东北/西北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其2025年保有量目标是达到50万辆左右,是2021年的十倍;在充电网络配套建设,建成投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350个、充电桩2万根。

除陕西外,其他西北省市和东北三省一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般较为缓慢。不过,宁夏2025年发展目标较为激进,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计划达到20%左右。2021年底,宁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万辆,占总保有量不到1%。

相比当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或保有量,东北/西北各省市的2025年目标几乎都翻了数倍。但是要完成上述目标(除陕西外),两地面临的现实困境不少。一是两地高寒的自然环境;二是充电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趴窝”“排长队充电”“电池被冻住”“续航大减”等新闻,再度冲上“热搜”。有消息传出,东北某地出租车替换成了纯电动车后,近段时间遭遇降温下大雪,“全都街上趴窝”了。雪停后排队四五个小时充电,充满后却只能跑1百多公里。“车上还得备着羽绒服,没乘客时不敢开空调”。还有车主趴在雪中,拿着吹风机为电池解冻。

可以说,一到冬天,就直接劝退东北/西北“老铁们”买新能源汽车。

试试插混/增程

现阶段纯电动车不耐高寒的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有业内人士曾告诉盖世汽车,固态电池技术可解决馈电问题,但“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商业化应用要到2025年后。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论坛截图

东北/西北大规模普及纯电动车暂时不现实,但新能源汽车应用节奏还需加快,插混/增程似乎成为折中的办法。

在日前的中国汽车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应统筹推进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协同发展,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将是内燃—电力驱动系统发挥作用的地方。

万钢指出,新能源汽车区域发展不均衡,市场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重点提及东北/西北销售量、应用量低迷。他认为,这些地区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如果普及插混/增程,既可解决消费者里程焦虑,又能通过车辆内燃系统预热作用,解决冬天起步难问题,还可带动传统动力系统的转型升级。

近几年,多家车企推出了混动系统架构产品。插混车型竞争力大幅提升,普遍比燃油车省油,比纯电动车价格低且无续航焦虑,可兼顾城市和长途用车需求。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借插混车型打开平价市场(8万-15万)和大众市场(15万-25万)。增程也有类似的竞争优势。

插混/增程的到来,为东北/西北新能源加速普及提供方向。不过,要想两地消费者转向插混/增程车型,另一个关键还在于充电网络配套设施。网汇广汇(上海)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宇曾表示,解决充电问题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五菱

补能网络跟不上新能源汽车高增速的发展需求,已成为我国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一大“软肋”。数据显示,理想状态下,车桩比应为1:1。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逐渐接近该状态。而东北/西北两地区,仍面临“充电难”问题。如哈尔滨公共充电桩车桩比仅为24:1,长春2021年底是13:1。

随着两地区省市持续完善充电网络配套设施,这一“软肋”将得到解决。那么下一步,就是提高当地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等到固态电池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后,逐步转向纯电动车,甚至氢燃料电池车等。

对于东北/西北新能源市场,当前应该有很多车企正在摩拳擦掌。同时,当地政府和本土车企也在齐发力,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欲乘“东风”而起。本土新能源消费者或许很快就能和“趴窝”“穿羽绒服”的苦难日子,说再见了。

四、农村适合开新能源汽车吗?

这个要具体看你所处的地理情况。如果是北方平原的农村离大城市比较近,各种基础设施比较好,道路状况也比较完美的话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在南方或者西北西南这种山区的农,道路窄上下坡的地方多,有的地方连续好几公里的上下坡,充电也不方便,还是烧油的比较保险一点。

五、新能源汽车开空调费电吗?

新能源车开空调要费电。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自电池组,空调在运行的时候也需要电池组供电,这样也会增加耗电量,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

六、新能源汽车能在香港开吗?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允许新能源汽车上路。

七、新能源汽车怎么开?

起步之前系好安全带,踩刹车放手刹,按汽车启动按钮,按钮颜色变为绿色,仪表盘变亮。

2、确认四周环境,确认安全后换档位,从N档旋至D档。

3、松开刹车,注意速度要慢。车子起步成功,踩油门正常行驶即可。

4、停车时,先踩刹车,在把档位拧到N档空挡,拉起手刹,熄火等待启动键颜色变暗,下车锁车即可。

现在来看,电动车行业越来越热,各国都在新能源汽车上面下功夫。

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要素有电池、电机和电控,就技术来看,电机和电控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唯一遏制电动车行业

八、汽车好开吗?

好开

整体上来说还是好学的,当然还是因人而异,部分没有碰过车的人是比较好学的,掌握了基础操作之后,慢慢上路还是没问题的,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驾照是最难学的,有的人考了好多次,不停地在补考,这就让许多人特别苦恼。

九、新能源汽车开自然风费电吗?

新能源汽车即全电驱动车,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打开空调自然风挡不费电,车辆行驶电动能全部用于驱动,自然风挡耗能微小可忽略不计。

十、新能源汽车充电可以开暖风吗?

给新能源汽车充电时,可以开暖风,但最好不要开。

因为充电时使用车载空调会增加电池内部的充电负荷,使电池组在未充满电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会加快动力电池组电池的衰减速度。一般来说,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的过程中,使用的是相对稳定的电压和电流状态。但在空调这类大功率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电压要求高也会造成电流不稳定,从而影响充电效果。也就是在充电的过程中,新能源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组的电池容量是固定容量的,但是如果使用空号音,会一直耗电,所以整个充电过程会拉长。更重要的是,充电过程中,使用的是车内的电器。此时,在整个循环中,电流会加快电池内部反应物质引起的反应速度,加快电池的衰减速度。同时,充放电会加剧电池的老化,并可能增加自燃的概率。所以,虽然大部分纯电动车充电时都可以开启,但是为了车辆续航,还是建议少充少放。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