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权保护的是作品的什么?
所保护作品的形式,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
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
1、文字作品: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剧本、学术论文、著作、期刊、教材、书信。日记、报纸、广告词。并非所有以文字作品形式出现的作品都是文字作品如书法作品,它是美术作品的一种。
2、口述作品: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3、音乐作品: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不带词的作品。
4、戏剧作品: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为舞台演出而创作的作品,如剧本。(戏曲剧本、话剧剧本、歌剧剧本、舞剧剧本)
5、曲艺作品:相声、单弦、评书、笑话、快板书、山东快书、京韵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等形式的说唱脚本。
6、舞蹈作品: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程序的编排,可以用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方式记录下来。如用舞谱的形式表现舞蹈作品。
7、杂技艺术作品:为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耍狮子、魔术等表演创作的剧本。
8、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9、建筑作品: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或者是以建筑物为核心的绘画、摄影等。
10、摄影作品:客观记录物物形象的图片。
11、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影作品(有声、无声)、电视作品、录像作品等。
12、图形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线路图、解剖图。
13、模型作品: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如:微缩景观。
14、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释义软件(英语: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电脑数据和指令的集合。
15、民间文字艺术作品:神话故事、民间寓言、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歌、民谣、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造型艺术及民间建筑艺术等。
三、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与维权
什么是摄影作品的著作权
摄影作品的著作权是指摄影师创作的照片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摄影师对其创作的照片享有著作权,包括著作权的署名权、复制权、发布权等。
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受到国际上的著作权法保护。在中国,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个人著作权,即摄影师创作的照片即刻拥有著作权。摄影师无需进行任何形式的登记或注册来获得著作权保护。
要保护自己的摄影作品,摄影师可以在照片上加上版权标记,例如©+摄影师姓名+年份,以确保他人不会滥用或盗用其作品。
此外,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和摄影网站也提供对摄影作品的版权保护,摄影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和展示作品,同时保护其著作权不被侵犯。
摄影作品著作权的维权
当摄影师发现其摄影作品的著作权被侵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与侵权方进行沟通,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删除或停止使用摄影作品。
- 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寻求法律支持。
- 如果侵权方不配合,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例如版权局、公安机关等,寻求帮助并申请保护自己的著作权。
-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
总结
摄影作品的著作权是摄影师享有的法律权益,可以通过版权标记和社交媒体平台来保护作品。当著作权被侵犯时,摄影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了解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和维权有所帮助。
四、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
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
概述
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是指个人创作的作品在法律上受到保护的时间限制。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期限是作者终生及其逝世后的50年。这意味着在这个期限内,个人作品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转载或进行其他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保护期限的规定
个人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以作者的生命周期为基准,并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个人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和逝世后的50年。也就是说,从作者去世的当天起,个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开始计算,持续50年。
这个保护期限的规定是为了保护作者的权益,使得作者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享有对自己创作作品的独占权利。在保护期限内,他人必须获得作者的许可才能使用这些作品,否则将构成对作者著作权的侵犯。
个人作品的保护范围
个人作品的保护范围是指在保护期限内,著作权法对个人作品给予的保护。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个人作品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
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艺术作品包括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等;科学作品包括科技发明、设计等。这些个人作品在保护期限内,享有法律的保护,他人未经许可不得以盗用、抄袭等侵犯著作权的方式使用。
保护期限的重要性
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存在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保护期限的存在使得个人作品受到法律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他人侵犯著作权。个人作品是作者的劳动成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享有对作品的独占权利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保护期限的规定使得个人作品在一定的时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无疑给了作者更多的信心和动力去创作更好的作品。
其次,保护期限的存在也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个人作品的保护期限有限,这将促使创作者不断创新,提高作品的质量。而因为作品在保护期限内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这也将激发更多人从事创作,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终止
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终止是指个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到期后,作品进入公有领域,不再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届满后,作品就不再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即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复制、转载个人作品,无需再获得作者的许可。
终止后的个人作品可以被广泛使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文化资源。同时,也为后继的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参考。这一过程既是对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肯定,也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和鼓励。
结语
个人作品著作权保护期限的规定是为了保护个人创作者的权益,使得其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享有对自己创作作品的独占权利。这对于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可以抄袭吗?
不能,过了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同样不可抄袭。
六、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智力成果不但要具备作品的一般条件,还须以合法性为前提。因违反了其他法律,被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虽为作品,但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该规定,既符合我国国情和立法原则,在国际著作权立法中也早有先例。我国宪法赋予公民进行文学、艺术和科学创作的权利和言论、出版等自由,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受约束,自由只有被法律认可,才能成为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权利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才是自由。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从事创作活动,只有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损害公共利益,其创作活动才是有效的民事行为,其创作成果才能作为合法的著作权客体受著作权法保护。
我国尚未颁布出版法,何种作品属于禁止出版、传播,可根据《关于处理违法的图书杂志的决定》、《关于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予以认定。大致有以下几类:
①反对人民民主政权、违反政府现行政策和法律、法令的;②煽动对民族和种族的歧视和压迫,破坏各民族团结的;③妨碍邦交、反对世界和平、宣传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④泄露国家机密的;⑤宣扬盗窃、淫秽、凶杀、纵火及其他犯罪行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破坏社会公德、破坏公共秩序的;⑥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法令的。
对于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仅不给予著作权保护,如果出版和传播这类作品,还要视情节轻重追究作者和出版者、传播者的行政和刑事责任。
七、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和保护期限?
对于电影作品的著作权是如果确定归属?保护期限是多长时间?针对这两个问题,下面来详细看看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确定和电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和保护期限《著作权法》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根据上面著作权法对作品保护的规定,电影作品也是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里。电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如何确定?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五条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将其作品摄制成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视为已同意对其作品进行必要的改动,但是这种改动不得歪曲篡改原作品。《著作权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十条:著作权法第十五条第二款所指的作品,著作权人是自然人的,其保护期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著作权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保护期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电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长时间?由于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具有一般是在他人作品或者原作的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而产生的特性,因此,许多国家给予这类作品的保护期限要比自然人原创的作品的保护期限短。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这类作品的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在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保护期的计算方法上,我国与其他将该类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制片人的国家大致相同,即以首次发表(或公开放映)后若干年来计算。只是我国对这类作品的保护期限在这些国家中属于较长之列,意味着我国对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人的保护更为充分。八、人工智能音乐著作权保护存在哪些争议?
人工智能音乐的著作权保护存在以下争议:
1. 创作归属问题:人工智能音乐通常由计算机算法自动创作,而非由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人类进行创作。因此,人工智能音乐的创作者归属问题成为了一个争议焦点。
2. 著作权保护标准问题:传统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要求作品具备原创性和独创性等要素,但对于人工智能音乐来说,由于它的创作过程可能涉及到复制、改编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著作权保护的难度。
3. 盗版侵权问题:人工智能音乐的数字化特性和易复制性,增加了其被盗版的风险。在未来,数字水印技术等技术手段可以用来防止盗版行为,但是这些技术本身也面临攻击和破解的可能。
4. 合理使用问题:人工智能音乐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商业演出、广告、电影配乐、游戏音乐等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音乐的作品如何被合理使用,涉及到版权许可等问题。
总之,随着人工智能音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音乐著作权保护问题也愈加复杂。为了保护人工智能音乐的创新成果和优秀作品,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保障,同时也需要对人工智能音乐著作权的争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解决。
九、如何理解著作权并不保护作品的思想,而只保护作品的表达?
思想,一般也称“观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属于认识,是无形的,思想仅存在于脑海之中,他人无法感知。如果思想能够以文字、言语、符号、声音、动作、色彩等一定的表现形式,并具有独创性的将其无形的思想表达出来,使他人通过感官能感觉其存在,才能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十、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有哪些?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有三种类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护。哪些作品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第一种是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第二种是不适用于《著作权法》的作品。它们包括下列作品:
(1)法律、法规,国家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极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三种是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