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区别?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
数据库是存入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而且数据是按一定格式存放的。
当人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后,应该把它们保存起来进入近一步的处理,进一步的抽取有用的信息。当年人们把数据存放在文件柜中,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据量急剧增长,现在人们就借助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科学的保存大量的数据,以便能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资源。
二、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学什么?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
数据库技术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并利用这些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即:数据库技术是研究、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的一门软件科学。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处理、分析、理解、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解。
三、十大医疗信息化企业?
1.迈瑞: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同时也是全球医疗设备的创新领导者之一。自1991年成立以来,迈瑞始终致力于临床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临床检验及试剂、数字超声、放射影像四大领域,将性能与价格完美平衡的医疗电子产品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2.新华医疗: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疗器械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制药装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诞生于1943年的新华医疗一直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民族品牌阵营里的龙头企业。2002年成功上市,新华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三家上市公司。
3.鱼跃医疗: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鱼跃牌血压计2005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第一个“中国名牌”。鱼跃轮椅车2007年再获“中国名牌”荣誉称号。“鱼跃”商标2007年被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4.乐普医疗: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公司是从事冠状动脉药物支架、先心封堵器、心脏瓣膜、造影机等心血管疾病植介入诊疗器械设备及心血管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是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之一,2014年11月入选央视财经50指数2014年度50只样本股。
5.微创医疗: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起源于1998年5月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的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为中国领先的高端医疗器械集团,业务主要覆盖心血管介入产品、骨科医疗器械、糖尿病及内分泌医疗器械、电生理医疗器械、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神经介入产品、外科手术等十大领域。
6.东软医疗:以CT为起点,东软医疗1998年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设备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CT生产商,覆盖全球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东软医疗在2014年发展较快,推出CT、磁共振系统、X射线系统等诸多新品。
7.万东医疗: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里,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尽人皆知的拥有多年历史的主力企业之一。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北京医用射线机厂,在那计划经济时代,它曾有着一段引为自豪的光荣历史——承担了我国常规X线机的生产和装备使命。
8.长峰医疗: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中国航天高端技术和应用成果为基础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航天长峰的业务领域涉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大型活动安保科技系统、应急反恐、国土边防、信息安全、安全生产、医疗器械、医疗信息化、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与洁净手术室工程以及环保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
9.深圳理邦: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医疗电子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主要涵盖妇幼保健产品及系统、多参数监护产品及系统、心电产品及系统、数字超声诊断系统、体外诊断五大领域一百多种型号,已成为国内领先并在全球持续快速成长的医疗电子设备供应商。公司于2011年4月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10.九安医疗: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适宜现代家庭使用的医疗器械电子产品为核心,致力于将千家万户和现代医疗联系起来,实现医疗进入家庭,在配备最新科技医疗设备的条件下,在病人家中实施监护、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
四、医疗信息定义?
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 HIS 系统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无形之中树立起了医院的科技形象。
因此,医疗业务应用与基础网络平台的逐步融合正成为国内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
五、医疗信息化四大龙头
四大龙头:荣科科技,主要从事智慧医疗、健康数据。卫宁健康,公司业务有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麦迪科技,公司主营应用软件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等等。
六、医疗信息系统——区域内医疗信息、病人信息共享的实现,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言必及”互联网“、”大数据“、“云”的时代,到底该如何利用这些技术真正的解决医疗的问题?
让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不要忘了脚踏实地。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关于医疗信息化和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的报道,专门花了些时间研究了一下,来回答一下吧!懂的也不多,欢迎交流!
楼上
@Lictan的回答基本上就是区域信息一体化的几个比较关键的挑战,但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不是说我们只能把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当成一种设想,或者当成不去实施的理由。
据我所知国内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做的最好的城市是厦门,所以本文就是以厦门区域信息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为例,看看厦门是如何克服这些难题的。『声明:本人不是厦门人,厦门政府没给我5毛』
请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对于这样一个拥有381万常住人口、1255家各类大小的医疗机构的城市来说,能否有一个系统足够强大到可以支撑这个区域内的医疗信息一体化?如果有,那建成这套系统需要耗费何等的人力、物力?
事实上,早在2003年厦门市就提出了要建设“厦门市市民服务信息系统”,而医疗信息系统则作为这一系统的一部分被提出,所以这个平台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政府的行政支持,请记住这一点。
考虑到不同的医疗机构的职能差异以及个体对于医疗健康的需求,一个完整的、能够满足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需求的平台,其基本特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这里我主要解释一下这一平台的功能设置这一项:
- 面向公众服务:也即大家所熟知的能够在病人诊疗时提供挂号预约、付费、自我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便利,比如现在厦门已经开放的电话、在线、APP挂号预约及健康档案查询功能
- 面向医疗机构的区域协同服务:为区域内的医院提供病人病史、检查结果、影像资料的查询、协作医院间的双向转诊等
- 面向社区的服务:为居民提供不同等级及层次的医疗服务,如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自助站等
- 面向妇幼保健的服务:这里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生育、免疫等
- 面向第三方的服务:为患者及医疗机构提供第三方服务
- 面向政府的服务:政府可以对医疗状况进行监控、查询,如流行病监控,医疗资源利用率查询
实际上,厦门、大连、北京这三个城市基本上是同一时间提出要建设区域信息一体化平台,个人觉得之所以厦门比较成功的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 务实的政府支持
- 循序渐进的改革
- 及时的标准制定
请看下面这张图:
希望大家明确的一点就是无论是电子病历的交换存储,还是检验结果、医疗影像的传输,这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障碍。
举个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我自己本身供职于一个工业设备公司,因为收购等原因,全球几十家工厂基本上都有自己的ERP系统。这些系统间不能或很难互通,造成很多沟通上的浪费。因此,公司总部对于各个工厂的运营状况如财务、采购等也不能做到完全清楚的了解。例如我们可能存在有几家工厂同时向一家供应商采购,但彼此不知情或不合作导致同样的零件价格相差很大的情况。
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很像?这两年公司决定要整合系统之后,很快就成效显著,差异在哪里?
因为基本没有遇到的执行上的阻力。
技术上的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区域医疗信息整合的最大阻力在于,各种行政力量和利益集团的干预阻挠、拖延敷衍。
这方面厦门做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政府比较早的意识到这一点,并在2007年完成了十分重要的医疗重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今天常说的“医疗集团化”)。同时,厦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小型的医疗机构归相关医院管理,这使得执行的过程中阻力以数量级的倍数减少。在具体执行时不贸然推进、好大喜功:从小型医疗机构着手,为其提供信息支持,使其对系统产生依赖性。后续再缓推大医院,逐步推进,尽量减少整合中的摩擦。
同时,完成医疗数据的收集整理只是一部分,基于数据的云计算以及趋势分析的前提是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厦门也在2010年完成了相应信息的标准化,后续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对新增编码进行了规范,这才使得后续的“云计算”成为可能。
具体的执行过程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则新闻:
厦门:信息化十年求索。
2010年厦门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
厦门统计局2010年,按人均17.5元的标准,市、区财政按比例配套落实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全面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数为160万份,城市建档率79%,农村建档率55%;城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积极实行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规范管理率达70%以上。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系统保健管理,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9.57%,其中城市91.9%,农村87.3%。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4.85%,其中城市91.8%,农村8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积极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全市常住儿童接种率为98.06%;流动儿童接种率为97.64%;开展第三轮乙肝疫苗补种活动,接种率均在99%以上;对8月龄至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接种率为98.71%。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
2011年厦门市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
厦门统计局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2010年的人均17.5元增加到人均30元。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高血压等9大类2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到10大类41项。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数为210万份,城市建档率79.5%,农村建档率56%。城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1.5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9.07%,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
很不幸这个《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从12年起就不再更新,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反复查找、比对各种新闻,试图确认最新的进展状况。下图是截至2015年1月厦门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建设相关的几个比较重要、又可以量化的指标:
由于目前中央及各地对于“厦门模式”也比较认可,因此各地也在纷纷效仿,下图是几个明确表示引入这一方式的城市:
写在后面:
之所以做这个PPT是因为自己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习惯对于信息进行整理,希望可以借此真正的消化这些信息,并试图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厦门可以在区域医疗信息一体化方面取得成功,未来这一模式能否大范围推广。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很多新闻交叉引用又不注明,使得我不得不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做数据验证和整理的工作,占用了基本上所有的个人休闲时间,不过终于算对这个问题更清楚了一些。
之前由于希望能够听一听厦门本地人的声音,所以还发帖提问了一下,不过由于影响力有限,基本无人响应,如果有厦门的朋友,觉得这是一篇软文,请移步这个问题下吐槽:
在厦门看病的体验如何? - 医院以下是本文主要参考的新闻链接,关于上海的这几项是因为我想与上海做对比:
七、什么是数据库信息?
数据库,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即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
所谓“数据库”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在数据库中,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
因为使用io流文件存储数据有很多弊端如文件存储数据存储效率低、不管存还取操作都较麻烦、一般只能保存小量字符串数据等。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才有数据库的出现,使用数据库存储数据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弊端。
八、医疗信息安全定义?
指包括病人病历信息、病人各项检验报告信息、病人用药信息、医疗单位会诊诊断信息、医嘱信息等在内的信息安全。
九、医疗广告和医疗信息的区别?
区别一:发布的部门不同:医疗广告是药品生产厂家及器械生产厂家发布的。而医疗信息一般是卫生部门发布的。
区别二:目的不同:医疗广告以盈利为目的宣传广告。而医疗信息是不盈利的,它是一项便民服务。
十、数据库检索与网页信息搜索检索特点都是什么?
数据库检索特点:可以完整地展现该专利产生的背景、最新发展动态、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浏览发明人与发明机构更多的论述以及在各种出版物上发表的信息。
网页信息检索特点:范围较广,可选择的内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