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head.htm
返回首页

数据思维应用流程?

114 2025-03-21 06:19 赋能高科

一、数据思维应用流程?

数据思维应用的流程的步骤:1.明确问题

要确认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分析这些数据,是为了提高销量还是其他什么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详细了解所分析数据所在的团队业务。

2.分解问题

找全影响业务的数据因子(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少任何一个都可能造成后续分析问题不准确)

整体-->个体(横向纵向交叉分析)

定量(有效的比较,环比&同比)&定性

3.评估判断

4.决策(不要轻易做决策,反复分析之后才上报)

二、大数据与应用面试流程?

一旦掌握了大数据工具和技术的技能与知识,下一步就是为面试做准备了:

1. 很好地了解观众和你的故事

每当你申请特定公司的职位时,对公司和部门的了解都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浏览公司的历史、文化和财务状况。你可以访问目标公司的官方网站,以了解有关该公司和面试的更多信息。然后准备好故事和简历,个人资料和经验,以便为面试官提供你的个人品牌。

2. 准备技术测试并且做好仪表的整理

公司通常接受技术测试来分析候选人的编程和逻辑能力。彻底研究并为公司进行的测试做准备。

面试当天,按照公司的标准着装,招聘人员可能会根据视觉印象建立偏见。请整理好自己的仪表。

3. 准备正确的问题和标准答案

以精巧的方式很好地回答技术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但向面试官提出正确的问题也同样重要。因此,根据面试类型和职位要求,准备3-4个可以询问面试官的问题。除了技术能力,面试官还将检查你的行为,以了解你在文化上是否适合公司。准备好常见问题并进行排练。创建一种有趣地传递你的故事的方法。

4. 练习和跟进

大数据访谈通常包括对你的技术知识以及你的文化和才能适应度的测试。要解决访谈中的所有问题,适当的练习必不可少。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参加模拟面试,以便改善自己的薄弱环节。

5. 准备合适的简历

对于所获得的技能,为特定的工作岗位提供合适的简历至关重要。准备好的简历是大数据面试准备最重要的方面。你应该知道简历的长处和关键点,才能给人留下最好的印象。你的优势应与你申请的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相匹配。

6. 准备面对实时问题场景

并非所有职位仅测试编程技能,你必须准备好面对雇主提出的实时问题场景或案例研究类型的问题。因此,在准备面试时,你必须越来越多地考虑实时场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7. 准备好要问面试官的问题

一个好的面试一定是双向交流的。作为一名潜在的面试者,你必须显示出对工作岗位、组织和技术的兴趣。因此,你应该准备好随时提出相关问题,表现出自己的主动性。

三、你认为朗读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作用?

朗读的作用有:

1、锻炼口才,通过朗诵可以使我们说话吐字清楚、连贯、畅顺,便于表达心意和与人交流;

2、有利于记忆,就是人们所说的“背诵记忆法”,儿童、幼儿时期背诵儿歌、古诗、歌谣,有利于孩子增强记忆力;

3、提高听力,人的听说能力是相辅相成并互相促进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聋九哑”,听力差会影响发音吐字,吐字不清也会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

四、jsp中数据库应用的流程?

实际开发中以MVC设计模式为主,强制性地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现在的JSP页面中的代码已经减少了很多,只是简单地完成了输出,实际上在开发中,JSP中最好只包含一下3中类型的代码:•接收属性:接收从Servlet传递过来的属性。•判断语句:判断传递到JSP中的属性是否存在。•输出内容:使用迭代或者VO进行输出。 在JSP页面中唯一允许导入的包只能是java.util包,值要能把握住这一点,即可开发出一个简洁、清晰的JSP页面。访问数据库要用到jdbc技术。首先加载驱动:Class.forName("驱动包.类名称");然后获得连接: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连接路径,端口,数据库名","数据库用户名","密码");然后获得PreparedStatement:PreparedStatement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语句");之后就按照检索和增删改的区别分别执行不同的代码。

五、你认为水滴的本领大吗?为什么?

水滴的本领非常的大。江河湖海,云雾雪雨等等都是由水滴组成。船在水上游,载着我们人类和货物进行各国的贸易和交流。大江湖泊灌溉农田,滋养万物。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地球上如果没有水,就没有我们人类和所有的生命。可见它的本领有多大。

六、你认为漂亮的壁纸?

漂亮的图送给漂亮的你。点个赞再又哦[碰拳]

七、你认为德云社的段子是大俗还是大雅?

雅俗共赏没有错!但是不能没有底线,更不能荤啊!侯大师最大的功劳就是把相声的荤口彻底铲除了!但是那个江湖混子今天又把它拾起来了!还美其名弘扬传承传统相声!旧社会底层老百姓没有钱进不了戏园子听看,只能在地摊上听三俗低级趣味荤素搭配的段子!那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是现在听看三俗低级趣味荤素搭配段子的可不是底层老百姓了,而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肛丝!不然那个江湖混子怎么可能赚得盆满钵满,住豪宅开豪车用奢侈品,还时不时的捐点小钱来配合肛丝捧场!

八、你认为社会化媒体应用需要哪些新思维?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 社会的构成元素是人和组织,而社会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关键则是人及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链。我们处于网络社会时代,那么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中,关系链自然是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

九、你认为古代四大才子有哪些?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徐祯卿等四位诗人并称“吴中四才子”。《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

唐伯虎

生平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闽、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明嘉靖二年(1523),54岁他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二句: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正好触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绘画成就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唐寅画得最多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唐寅在拜周臣为师后,主要是宗南宋院体,但其画有时也有与沈、文画风相近的作品,如《南游图》。这是唐寅三十六岁时当琴士杨季静离开苏州时赠送给他的。唐寅擅长写意花鸟,活泼洒脱、生趣盎然而又富于真实感。传说唐寅所作的《鸦阵图》挂在家中,有一天有数千只乌鸦纵横盘旋在屋顶,恍若酣战,堪称奇绝。唐寅花鸟画的代表作是《枯槎鸲鹆图》。其构图用折枝法,枯木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文学成就

唐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诗文、书法的造诣也很深,在诗书画有机结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贡献。其结合方法:一是书风与画风的一致与和谐,书法的意趣与绘画情趣极为相近,因为两者都强调人格与真情的再现。唐寅的书法渊源于赵孟頫和李北海,用笔秀润缜密,刚粟结合,意态端庄潇洒,近似“院体”的山水画风,但又在规整中具清润之姿。二是将书法用笔之法运用于绘画,这在唐寅传世绘画作品中较为明显。此外,诗与四的和谐一致,也是唐寅画的又一特色。比如,唐寅的诗文,豪放不羁,戏语中寓忧思;他的绘画也和诗一样,如纵{壬中见深沉,戏笔中寓思想。其三,诗情与画意的紧密结合。唐寅绘画中的题诗和情感,紧扣画的主题和意境,以阐发或充实画面的内涵思想。而作品中的望背兰墨,又通过象征、寓意、拟人化等手法或意境的创造,形象地表达出诗意,这种诗与幽的冤美结合,也是唐寅画的一大特点。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的祖父祝颢是明正统己未(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回乡。他精于诗文,喜欢写行草书,远近都来求字。苏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游的有几十人。成化癸卯

(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岁。祝允明的父亲祝瓛不如他祖父,生前不太出名,而且比他祖父早五个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岁。祝允明的生母在他十六岁时已经离世。因此祝允明青年时是很不幸的。外祖父徐有贞(1407—1472)字元玉,晚号天全,苏州吴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后来因迎英宗复辟有功,委任为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徐有贞才华绝世,天文、地理、道释、方技都很通。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在当时很有书名。

祝枝山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诗翰卷”等作品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徵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文徵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粗笔有沈周温厚淳朴之风,又有细腻工整之趣;细笔取法于王蒙,取其苍润浑厚的构调,又有高雅的风采。长于用细笔创造出幽雅间静的意境,也能用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宽阔的气势。画人物和水墨花卉,技法熟练,风格秀丽。画水仙多用冰白知法,花叶离披,备天然之妙。他的绘画作有《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洞庭西山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等。其著作有《莆田集》。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文徵明的小楷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行书主要学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智永,运笔遒劲流畅,晚年大字学黄庭坚,风格变得苍劲秀逸。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十、你认为四大评书大师的评书哪个最好?

提起评书人们最先想到的大约就是单田芳了。

单老爷子以其独特的嗓音,

让人们过耳不忘。

他的膛嗓可谓独一无二,

四大家中袁阔成占一个帅字,

刘兰芳占一个卖字,

田连元占一个坏字,

单田芳独战一个怪字。

至于谁最好,因人而异。

民间流传;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凡有炊烟处,皆听单田芳。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