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head.htm
返回首页

2020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

64 2025-03-17 13:12 赋能高科

一、2020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

,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8.6亿吨标准煤。以增长2.2%估算,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约为49.7亿吨标准煤,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完成了能耗总量控制任务。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数据还显示,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

二、2012年我国水资源总量?

2012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9528.8亿立方。由于当年雨水偏多,水资源比常年多6.6%。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55.5亿立方。

我国的水资源分佈为南多北少。当年南方水资源总量为23889亿立方,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9%。北方水资源总量为5639亿立方,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1%

三、2021年我国新能源总量?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扶持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得以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400.1万辆。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493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81.76%。

四、2020年我国进口煤炭总量?

海关总署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12月份进口煤炭277.2万吨,同比减少745.8万吨,下降72.90%;环比减少1800.9万吨,下降86.66%。2019年1-12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9967.4万吨,同比增长6.3%。

路透社专栏作家克莱德•罗素撰文称,去年12月份,中国海关进口煤炭通关延误,今年1月份进口量或将大幅增长,但2020年整体进口预计疲软。很显然,大多数去年12月份到港的煤炭无法清关,这很可能是为了限制全年进口量,完成平控目标。尽管2019年进口量较上年增加了1850万吨,但12月份清关速度放缓,使全年煤炭进口量保持在3亿吨以内。由于12月份清关受限,港口大量煤炭积压,如果挤在今年1月份清关则可能导致当月进口激增。

五、2028年我国碳排放总量?

按照2021年碳排放总量250万吨来计算,2028年我国碳排气总量可能会达到500万吨。

六、2019年我国海洋运输总量?

中国2019年海运总量为34.6亿吨,中国海运占世界海运至30%!

《2021年中国航海日公告》今天发布,2019年中国海运进出口量达34.6亿吨,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30%。《公告》显示,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航运大国和造船大国,水上运输、船舶建造、渔业产量、船员数量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我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物量是通过海运完成的

七、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总量?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这是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

红星资本局获悉,此前2020年12月21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800亿件,创下历史新高。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今年1-11月份,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900亿件,再创新高。其中11月1日-16日,快递业务量达68亿件,同比增长18.2%,日均揽收包裹超4亿件。

八、我国天然气年消费总量?

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3690亿立方米。

对于2021年我国天然气发展情况,《报告》指出,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3690亿立方米,增量4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5%。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升至8.9%。

九、2018年,我国发电总量约为?

2018年中国发电量再次全球第一,达到了近6.8万亿千瓦时(具体为67914.2亿千瓦时,1千瓦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1度电),同比增长6.8%。

中国火力发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从发电构成来看,2018年中国的火力发电总量达到了497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

水力发电总量排名第二,全年约为110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属于各类型发电中增速最慢的),约为同期全国发电总量的16.24%。

第三为风力发电,全年约为32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约为同期全国发电总量的4.79%。

第四是核电,2018年中国核能发电量约为29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

十、2020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站发电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