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head.htm
返回首页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

240 2024-12-08 10:59 赋能高科

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 - 持续创新的里程碑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 - 持续创新的里程碑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长征系列是一系列多用途的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研制和生产。自1970年代开始发展以来,长征系列火箭已经成功发射了无数次航天任务,包括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等。

长征火箭的发展历程

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刚刚开始航天探索。为了实现自主发射能力,中国决定自行研制运载火箭。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创新,于197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长征一号火箭,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自第一颗长征火箭发射以来,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不断努力进行技术创新与提升。长征火箭不断进行改进和升级,逐渐形成了长征系列火箭,包括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五号等型号。这些火箭在不同的任务需求下,展现了出色的性能和可靠的运载能力。

长征火箭的关键技术

长征系列火箭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已成为中国发射卫星和探测器的主力火箭。其成功归功于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

  • 液体推进剂技术:长征系列火箭采用液体推进剂,如液氧、液氢等,具有高比冲和大推力的特点,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
  • 多级分离技术:长征火箭采用多级分离结构,每级完成任务后脱离火箭,减轻后续级别的负载,提高整体效率。
  • 导航控制技术:长征火箭配备先进的导航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轨道控制和定位,保证任务准确完成。
  • 复合材料技术:长征火箭使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降低了结构重量,提高了整体强度。
  • 可靠性设计技术:长征火箭进行了严格的可靠性设计,包括故障诊断和容错机制,确保任务能够安全完成。

长征火箭的未来展望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在航天领域的可靠性和高性能备受赞誉,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继续努力创新,进一步完善长征系列火箭,以适应更多领域的需求。

长征系列火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陆续发射更多卫星、推动中国探索深空、支持载人航天计划等。同时,中国也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分享航天技术与经验,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共同发展。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长征系列火箭将继续成为中国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将迎来新的突破,并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更多重要贡献。

二、长征火箭重量?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改进型“长征2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

“长征2号D”火箭,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主要在“长征2号”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3号A”火箭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240吨,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3号B”火箭是在“长征3号A”和“长征2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3号A”,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2号E”相同。“长征3号B”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0吨。

“长征3号C”则是在“长征3号B”的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

“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4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

“长征4号B”是在“长征4号A”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火箭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

三、长征火箭尺寸?

长征二号F型火箭全长58.34米,最大直径3.35米,质量493吨,级数2.5,LEO运载能力8.8吨。

中国火箭长征一号火箭全长29.86米,

长征二号火箭全长31.17米

长征三号火箭全长44.86米

长征四号火箭全长41.9米 

长征5号火箭有多个型号,总长度50--63.2m。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全长约53.7米,芯一级直径5米,捆绑4个直径3. 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长20. 5米、直径5. 2米。

四、长征火箭燃料原理?

“冰箭”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因为其燃烧产生的是水,实现了无毒无污染。

五、长征火箭大小比较?

长征系列火箭个头运载能力最小的是长征一号火箭,个头体量运载能力最大的是长征五号火箭。

六、长征火箭最大速度?

单级火箭前进的最大速度是4.5公里/秒;

多级火箭的速度可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和第二宇宙速度11.2 公里/秒。

火箭是一种由装有易燃混合物的壳体组成的装置,燃烧生成的气体向后排出,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把它发射到空中。用于燃烧弹或者爆破弹,或者作为发射装置,以及用火箭把卫星带回来(如发射救生索或者捕鲸鱼叉)

1、单级火箭:由箭体结构(包括贮箱)、发动机、推进剂输送系统及制导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最上面连接有效载荷。

火箭发射时贮箱力口注推进剂。由于单级火箭不能抛掉废重,因此必须通过增加推进剂力n注量和降低结构质量来获得较大的飞行速度。即使这样,现有的推进剂能量水平也很难使火箭的最大速度达到7km/s以上,因此使用单级火箭难以达到使火箭环绕地球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说单级火箭难以用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2、多级火箭:由数级火箭组合而成的运载工具。每一级都装有发动机与燃料,目的是为了提高火箭的连续飞行能力与最终速度。从尾部最初一级开始,每级火箭燃料用完后自动脱落,同时下一级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使飞行器继续加速前进。

多级火箭可以是串联式的、并联式的或串并联式的,但常用的形式是串联和串并联。串联就是将多个火箭通过级间连接/分离机构连成一串,第一子级在最底下,先工作,工作完毕后通过连接/分离机构被抛弃掉,接着,其上面级火箭依次工作并被依次抛弃,直到有效载荷进入飞行轨道。

七、长征火箭家族介绍?

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400次发射。

二、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航天新纪元。在过去的51年时间里,长征火箭实施了我国92.1%的航天发射任务,先后将70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为96.25%。

三、在400次发射里,前三个“100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100”次从2019年3月10日至今,仅用2年零9个月。

四、从长征一号火箭起,我国陆续研制成功了长征二号系列、长征三号系列、长征四号系列、长征五号系列、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不同类型运载火箭,“长征家族”不断壮大,为中国航天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正在服役的11个基本型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和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并能支撑无人深空探测。

在最近的100次发射中,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完成多次重大航天任务,将我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国之重器”送入太空。

据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将有力推动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首次火星采样等航天重大工程开展。

据悉,未来,随着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不断发展,新老火箭将实现全面交替,火箭重复使用、落区控制、无人值守发射、多星部署等技术的突破,将使我国运载火箭技术水平再次实现新跨越。

八、长征火箭时间节点?

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该火箭共进行两次卫星发射,成功率100%,另一次发射时间是1971年。   中文名   长征一号火箭   承担任务次数   2次   研制时间   1965年   等 级   三级运载火箭   起飞质量   81570千克   起飞推力   1020千牛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九、长征号火箭介绍?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9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 和长征十一号15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六号甲、长征六号X、长征十一号甲3个型号在研,长征九号1个型号论证中。

十、长征火箭点火方式

有很多种点火方式

对于自燃推进剂(老长征)来说,点火的方法是开启阀门让燃料流入涡轮泵,燃料和氧化剂相遇后自己就会点燃

对于液氧煤油发动机来说,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TEA-TEB(三乙基硼-三乙基铝),这种有机金属化合物一旦遇到氧气就会自燃,把这种物质装在发动机管路里,点火的时候敲碎就行。美国的Merlin和我国的YF-100,毛子的RD-170/180都是这样点火的,暂停可以发现点火瞬间发动机发绿光,这就是含有硼的点火剂的燃烧(三乙基硼燃烧发绿光)

另外,对于俄罗斯的联盟号这种比较早期而且便宜皮实耐艹的火箭发动机来说,点火方法是用木棍顶着一团包着电热丝的火药插进发动机喷管里边的……每次都会献祭木棍……

另外直接用一个火药棒来点火也是可行的,YF-115就是这么干的。

液氢液氧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常用电火花点火,就像你家的燃气灶一样。当发动机够大的时候,会把火花塞和部分喷注器喷口做成一个“火炬”,先点燃“火炬”,再用“火炬”点燃其他的燃料。

固体燃料的点燃一般是用一个电打火的火药棒,装在药柱的顶端,点燃时火药棒燃烧产生的火焰会通过整个药柱的内表面,均匀地点燃整个药柱。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article_footer.htm